偃师区人民政府

偃师市2017~2018年度小麦冬季管理技术意见
来源 : admin   发布日期:2017-11-21   点击次数:3708次


今年小麦由于10月上中旬持续的阴雨天造成大面积晚播,全市1014日开始播种,113日结束种麦工作。小麦播种期水地集中在22日~31日,每亩播种量912公斤;旱地集中在1416日和1923日,每亩播种量811公斤。小麦播种基础具有底墒好,旋耕和沟播面积大,整地时间仓促、质量差,播期持续时间长、晚播面积大,播量偏大等特点,不利于越冬壮苗形成,但是小麦播种后气温持续偏高,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目前,小麦已经出苗,陆续进入分蘖期,是冬前加强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要以促为主,促控结合,采取中耕、补肥等为主的管理措施,促蘖增根防冻,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 

一、 中耕增温促苗

小麦分蘖后,要普遍中耕12遍,中耕一定要浅锄、细锄,防止伤根压苗。中耕可以破除板结,铲除杂草,有效地增温保墒,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旱地小麦保墒就是保产量,小麦在冬季不上冻时进行镇压和浅锄保墒,防止风蚀。对于耕作粗放、旋耕没有耙实、基本苗过多的麦田,封冻前搞好中耕镇压,踏实土壤,增温保墒,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播种过深麦田,结合中耕可顺垄清土,减少分蘖节盖土厚度,利于健壮生长。

二、 开展化学除草  

11月中下旬到12月上旬气候温暖时,是推广化学除草技术的最佳时期。冬前小麦抗药性强,此时用药对小麦安全,除草效果又好。要掌握好喷药的浓度和除草剂种类的正确选择,对于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苯磺隆或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进行防除;禾本科杂草危害的麦田,选用炔草酸或精恶唑禾草灵等药剂防除。

化除注意事项:喷药时要选择气温在10℃以上时的晴天中午、无风时进行,严格喷洒剂量,要一次喷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配药时应先配成母液,再进行稀释,使药液均匀一致;喷药后要清洗干净药械、药具,防止下次使用对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三、科学田间管理

小麦分蘖后越冬前,对于出现缺肥发黄麦田,结合浇水或趁墒,补追氮肥,每亩追尿素510公斤,以促苗生长。肥料应深施,采用穴施或用耧拉条施,严禁撒施,减少挥发,提高肥料利用率。对晚播无分蘖麦田,冬前一般不宜追肥浇水,可浅锄松土,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冬季有条件的,可顺垄撒施秸秆、麦糠、细碎优质粗肥等,防寒保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麦苗安全越冬。

四、酌情适时冬灌

根据今年土壤墒情和苗情,冬灌与否要因地制宜。冬灌时要查看三情:一看墒情,土壤含水量沙土低于16%,壤土低于18%,粘土低于20%时要冬灌,超过可不冬灌。二看苗情,单株分蘖一般在1.5个以上时冬灌效果较好,旺长麦田推迟冬灌,晚播麦田不冬灌。三看地情,秸秆还田地块、未浇底墒水的要冬灌;土壤不踏实、整地不好的要冬灌。

酌情适时冬灌,既增加土壤深层水分,塌实土壤,平抑地温,促根防冻,保苗安全越冬,又可以冬水春用,预防春旱,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适宜冬灌的温度指标是日平均温度在3℃以上进行,35℃浇完正好,冬灌的最佳时间11月下旬~12月上旬。但在具体实施时要看气候变化灵活掌握,原则是不冻不消,冬灌过早;只冻不消,冬灌晚了;夜冻日消,灌完正好。冬灌过早气温偏高,土壤水份蒸发量大,蓄水保墒作用降低,而且易引起麦苗旺长,降低抗冻能力;灌水过晚气温偏低,浇水后麦苗易结冰受冻,上大冻时易造成凌抬死苗。浇水量以当天渗完,田间无积水为宜,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

五、自觉保护麦苗

叶子是制造养分的器官,牛羊啃青使叶子损伤和根系外露容易造成冻害,从而引起减产。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严禁放牛羊啃青,保护好麦苗,为明年小麦夺取丰收奠定良好的苗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