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豆处于开花结荚期,玉米处于抽雄开花期前后。受7月份持续降雨影响,土壤墒情适宜,大豆玉米长势较好,部分地块大豆存在旺长现象,玉米褐斑病、顶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有一定发生。由于近期天气预报没有有效降雨,对于干旱地块要及时灌水,确保灌浆期水分供应。
中后期重点抓好“四防一补”:一防是防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对大豆开花授粉、玉米穗发育影响较大,出现高温干旱且近期无有效降雨,应及时灌溉降温,确保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70%—83%。二防是防涝害渍害。当遭遇暴雨或连阴雨天气时,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做到雨停田干,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植株正常生长。三防是防强风倒伏。对大豆玉米植株较高、叶片长势较旺的地块,应在苗期化控的基础上,在大豆初花期利用无人机统一喷施5%烯效唑或30%多效唑·甲哌鎓等。玉米开花期以前遭遇大风,出现倒伏的,可不采取措施,靠植株自身调节恢复;开花期以后严重倒伏的,可人工适当扶正、两行对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四防是防病虫害。大豆重点防治斜纹夜蛾、点蜂蝝蝽、食心虫、灰斑病、霜霉病等,重点注意大豆“症青”的监测和防治;玉米主要防治玉米螟、黏虫、草地贪夜蛾、桃蛀螟、顶腐病、褐斑病、南方锈病等。通过智能LED集成波段杀虫灯和性诱剂等绿色防控为主,病虫害发生较重田块可采取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等混合防治1—2次。一补就是补化肥微肥。对前期玉米施肥不足、长势较弱的地块,应及时追施穗肥,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高氮复混肥20—25公斤;对渍害较重的田块,在追施化肥的基础上,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促进苗情转化。大豆结合病虫防控和化学调控,喷施磷酸二氢钾、腐殖酸、氨基酸等水溶叶面肥。一般田可以大豆玉米统一实施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混合飞机喷雾。杀菌剂可以选用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等;杀虫剂可以选择甲维盐·茚虫威、甲维盐·虫酰肼、甲维盐·虱螨脲、甲维盐•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等;增效剂选择飞防增效剂+沉降剂等。尤其是玉米目前高度达到2米以上,采取飞防作业时一定注意加沉降剂,以达到大豆种植带能够均匀着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