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辖区内困境儿童的关爱,营造社会关爱困境儿童的友好环境,同时进一步提升偃师区各社工站社工实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23年4月7日,洛阳同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马煦婷带领中心督导和特殊教育专业老师一同到偃师区槐新街道社工站、伊洛街道社工站、顾县镇社工站开展督导培训与入户活动。
# 01 # 同益社工督导培训 培训会上,我中心李老师首先从八大能力和六大领域着手,为社工们讲解了困境儿童相关资料介绍。 # 02 # 入户探访 在进行完理论学习之后,由专业老师带领社工们进行入户走访,展开实践。 槐新街道社工站 在此次走访中,伊洛街道社工与中心李老师来到辖区困境儿童小蔡家,社工先向其监护人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身体情况等。在入户过程中社工了解到小蔡先天肌无力,脑力智力停留在四年级,李老师先拉近与小蔡之间的距离,多次鼓励小蔡使他放下戒备心,鼓励小蔡独立完成绘画。接着由伊洛社工播放《清明》古诗音频,鼓励小蔡跟着读,试着背诵诗歌。 在和小蔡的家属沟通中得知小蔡的父亲担心小蔡长期在家不与外人沟通会产生心理问题,社工和小蔡沟通告诉小蔡每天都要出门,哪怕只有五分钟也要穿不一样的衣服出门。李老师与伊洛街道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理论,对儿童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列出了服务计划。 伊洛街道社工站 社工与李老师来到来到伊洛街道小豪家中进行走访,同小豪及家长面对面、心连心地交谈,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接着社工和小豪开始进行互动,之后便开始向小豪进行一对一个训课。通过让小豪进行自主绘画以及在引导下背出古诗的过程中,社工更深入地了解了小豪的身体情况和小豪的主要问题,小豪患有先天性DMD疾病,双腿使不上力气,常年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小豪无法上学。针对小豪的情况社工制订了帮扶计划和课程辅导,并开展个案跟踪服务。 小豪的父亲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的开心,并向我们提出了需求,小豪父亲说道“他目前的心理状态不太符合他现在这个年龄的心理,希望你们帮忙进行心理疏导课程。”小豪的父亲对我们非常信任,我们也回复道会在后期跟踪中针对小豪的这个问题对其开展心理疏导。最后我们叮嘱小豪父亲平时多带小豪下楼散步,多与人交流,不要经常在家里面玩手机,保持好的心态,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及时联系我们。 顾县镇社工站 本次走访来到了顾县镇苗湾村残疾儿童晓恺家中,社工向其监护人详细了解了孩子的生活情况,饮食起居及家庭困难等,对儿童情况进行评估。 晓恺在社工的引导下背诵了自己喜爱的古诗,社工也建议晓恺妈妈平常可以多给晓恺泡脚、用生姜水擦腿并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社工也积极向儿童家属进行惠民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并叮嘱他们要照顾好身体,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社区、社工联系,以便社区和社工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晓恺妈妈和姐姐亲切地和走访人员交谈,并热情地送我们到门口,感谢专程来看望他们,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工的温暖及关爱。 # 03 # 感想与体会 槐新街道社工站 此次的入户探访中我学到了在入户时首先要与服务对象及其家人表明身份,并说明来意。 其次要建立信任,只有得到监护人的信任,服务才能向前迈进,才能更多更深入地接触到困境儿童。 另外,我们可以在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中或在家访交流过程中,了解观察监护人的情况与情绪,避开服务“雷区”,有选择的“投其所好”,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的沟通技巧,建立起与监护人的信任关系。 最后要加深熟悉,通过线上线下持续的沟通,关注关怀,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成为监护人眼中“有用”的工作者,不断地加深监护人对社工的熟悉度,逐步成为他们心中的“熟人”,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服务。 同时,也可以在入户时向居民们介绍社会工作的性质与内容,让居民们对社会工作增加了解。 伊洛街道社工站 通过此次培训与走访,我深刻感受到了要多关注特殊家庭的重要性,今后伊洛街道社工站将持续关注困境儿童及特殊家庭,为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同时也会积极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帮助他们与其他同龄儿童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顾县镇社工站 一句暖心的问候可以加深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情感联系;一份贴心的关怀可以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关爱和温暖。社工入户探访不仅可以增强困境儿童和家长的信心,也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顾县镇社工站今后会持续将关心、关爱传递给特殊群体,不断提升特殊群体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