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单位政务公开


偃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洛阳毛猴

来源 :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1-11-23     点击次数:996

洛阳毛猴是流传于河南省洛阳市与郑州巿的一种民间技艺,又名“蝉塑”,旧时称“猴戏”“知了猴”。原是老北京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毛猴传人叶孝贤大师带到洛阳,经过七十来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有别于北京毛猴,具有中原特色的毛猴艺术,而今传承于洛阳市并逐渐普及到河南全省。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历史上,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蓸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在此建都,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居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民俗文化渊源流长,洛阳毛猴艺术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毛猴,由李宏超根据叶孝贤先生的毛猴技艺发展而来,其特点是增加了生活气息和崭新的社会内容。相比于北京毛猴,洛阳毛猴做工更加精细,而且恢复了毛猴的长尾,成为洛阳毛猴的一大特点。形成了具有洛阳民间文化特色的工艺品。洛阳毛猴由八旗子弟、达官贵人把玩之物演变成民间艺术品,作品用中药蝉蜕、辛夷和金银花做成猴的身体,用中药白芨做粘合剂,中药木通做道具来模拟人的各种动作和姿态,描绘市井风俗、人间百态,妙趣横生,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成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