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各二级结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继续实行封闭管理,禁止家属探视;
一、21所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207人。
二、加大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力度,我区全域59岁以上老人数据采集上网录入超12万人。结合实际,制定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2022年规划建设农村集中养老服务中心1处,农村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9个,互助养老服务点20个。
三、偃师区殡仪馆按照洛阳市及我区工作部署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殡仪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馆区应对紧急突发疫情的安全处置。
一是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殡仪馆成立了以馆长史现伟为组长,副馆长王向峰为副组长,以馆办公室负责人和各岗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殡仪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馆内疫情防控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二是加强日常防控。安排专人对馆区重点区域实施每日消杀工作,为殡仪服务工作人员配备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测温枪等必要防护设备,对来馆人员要求戴口罩、扫场所码、体温测量、积极布控防疫工作。
三是实行丧事简办。设立温馨提示,要求设灵、守灵丧属控制在10人以内;推行丧事简办,停止举行告别仪式,缩短遗体停放时间,取消公众聚集活动。在馆内醒目处悬挂健康提示标语,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工作人员对此次疫情的防护防御宣传教育。
四是建立台账制度。建立新型疫情感染(疑似)遗体登记台账制度。及时统计汇总上报遗体火化等相关信息,及时上报重要情况和突发问题,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妥善应对。
五是做好遗体的防护和消杀工作。落实好相关遗体接运、遗体处理人员的消毒防范保护措施、遗体的消毒处理、遗体处理完毕后的消毒等工作。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做好职工的个人防护安全情况下,保障疫情遗体的妥善处置。
六是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值班值守,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应急响应,确保殡仪馆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有力、有序的开展。
四、偃师区社会福利中心面积2000余平方米,承担着流浪救助,重度残疾人托养,偃师区事实孤儿上学照顾等职责。在我省部分区域发生新冠疫情后,区社会福利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按照区民政局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精神,落实责任、多措并举,确保我中心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一是加强中心内外环境消毒。组织护工人员坚持每天两次对中心内外整体的保洁消杀,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加大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部位的消杀频次,提升中心内外环境质量。
二是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对中心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必要工作人员禁止外出,非必要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确需进出者,通过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方式,保证中心安全。同时将口罩、消毒液等物资配发至一线工作人员,强化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控意识。
三是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防护服务。疫情严峻,民政人的使命担当不能有丝毫松懈,全区流浪乞讨人员和待救助困难群众的安危,时时刻刻牵动着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的职责信念所在。在日常救助和接警处置工作中,严格执行流浪乞讨人员的体温监测工作和核酸检测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置,切实杜绝任何外来的潜在风险。
四是强化工作人员和护工的疫苗注射工作。严格落实所有适龄人员全部注射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确保人员自身安全,目前,所有人员已经全部注射第二针,部分满足半年间隔期人员已经注射第三针加强针。
五是抓紧工作人员家属及密切接触者的行程管理。每个人的家属的行程,或有过密切接触人群者。如有到过风险区域者,必须上报中心,并必须经过核酸检验阴性才允许上岗。
下一步,偃师区民政局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实际需要,在民政局正确领导下,团结广大中心工作人员,增强信心,稳定情绪,抓落实,严执行,持续做好疫情宣传和日常防护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