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月,是秋种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偃师区的党员干部、农技人员深入乡村一线,设立“田间讲堂”,当起农业技术指导员、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员,结合实际把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最新部署宣传好。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1月14日,在偃师区大口镇吕桥村蔬菜种植基地里,大口镇政府工作人员武兴安正在逐字逐句给该基地负责人杨胜军读着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
“以前,我们种地基本全靠人力,辛苦不说,粮食产量也不高。如今,从种到收全部都是机械化,加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种地效率大幅提高,粮食产量也不断增加,农民种地国家还给补贴。”说起自己经历的农业生产变迁,杨胜军感慨地说,这一切都是党领导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杨胜军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2015年开始发展小麦、蔬菜等规模种植。近年来,他乘着惠农政策的东风,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品种,建成集种植、技术服务、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种植基地,以种植豌豆、油菜、萝卜、谷子、小麦等农产品为主,每年可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种粮大户,我倍感振奋。”谈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杨胜军久久不能平静。
杨胜军说,十年来,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粮食生产方面,一年上一个台阶。这得益于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及各种强农惠农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杨胜军对此非常关注。他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挥种粮大户的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带领周边村民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