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东蔡庄高抬“故事”
东蔡庄高抬“故事”相传起源于明朝中后期。原本是古时社火的一种,主要用于祭祀玉皇、火神,祈祷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因人物造型多以戏曲故事中的人物为原型,故称“故事”。为便于人们观看,经不断研进利用钢制拐子将人物抬高,又称“高抬”、“抬阁”。统称高抬“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东蔡庄高抬故事的祭祀功能已消失,发展成为一个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旧时,因社火庞大构件复杂,加之交通不便,只能活动在本区,全靠绝技迎来外地观众。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经常应邀外出参加重大庆典活动。
高抬“故事”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空中立体艺术,集铁木工艺、花卉工艺、力学工艺、装饰工艺为一体,相关器具和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它利用精心设计的钢制拐子和吊拐用花卉巧装掩饰,再与古式台桌组合,下有八人抬架,使人物凌空而立,技艺绝妙,东蔡庄高抬故事历史悠久,没有正规的传承体系,全靠一年一度的制作实践中,经老艺人操作示范,传流后人,使这门制作手艺较完整地相传至今。
每年新春庙会,六台故事云集广场齐展风采,招来十里八乡的无数观众,场面十分壮观。给节日带来欢乐和喜悦,使人们在活动中得到精神享受。浓厚的艺术魅力使东蔡庄高抬故事长盛不衰。
抬阁(东蔡庄高抬“故事”)于2011年录入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