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区2021年谷子生产技术意见
谷子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粮饲兼用,耐贮藏、耐旱耐瘠和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发展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的重要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谷子生产规模加大。为进一步优化谷子栽培技术,提升规模化栽培的可操作性和简便性,特提出谷子生产技术意见如下:
一、轮作倒茬
谷子要轮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块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块地上隔一茬种植谷子)。重茬地谷子白发病等病虫害加重,谷莠杂草增多,且不利于养地,减产严重。谷子轮作一般2-3年,谷子前茬最好是豆类、绿肥和油菜,其次是小麦、玉米、红薯等作物。而且谷子怕涝,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地平坦,土质疏松,不易受涝的地块。
二、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本市气候特点和谷子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推广种植生育期适中、抗病、高产、适口性好的豫谷18、34、35号等品种;搭配种植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冀谷19、34号和济谷等。引进示范种植天粟4号、张杂谷等。
三、精细播种,实现苗全苗匀
1、适时早播 最好选用包衣种子。春谷的适播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当10厘米地温达到12℃~15℃时即可播种(中晚熟品种早些,早熟品种可适当晚些);夏谷易早,在麦收后足墒播种或雨后抢种,力争在6月底前全部播种结束。此时,地温高,出苗快,而且出苗后正值初夏旱季,有利于根系下扎和抗旱、抗倒伏。
2、播种方式 推荐选用防缠绕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如迪尔1590、2BMQF-6/12精量播种机),实现机械化精量播种、种肥同播。该机械集铡切、灭茬、开沟、碎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可省去人工间苗、定苗。机播谷种用量每亩0.4~0.7公斤。春播量小,夏播量大,播深3~5厘米,行距30~40厘米。要求撒籽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春旱严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可增加镇压的次数,提高出苗率。
3、合理密植 常规品种亩密度3~4.5万株,杂交品种亩密度2.5~3万株。春播宜稀,夏播宜密:地力较好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留苗量,反之则减少些。
四、简化管理,促进健壮生长
1、化学除草 使用化学除草剂具有高效、省工、增产的优点,对于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播后苗前进行封闭除草,推荐使用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严格使用剂量和喷施浓度,可有效防除谷子整个生长期的杂草。二是苗后除草,将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和阔叶杂草除草剂混合使用,由于谷子同属禾本科作物,在选择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时要谨慎,最好按种子说明中建议的药品和剂量,以防因药剂使用不当造成减产、绝收。
2、配方施肥 春谷子施肥以基肥为主,一般随整地亩底施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1500~2000公斤,谷子专用配方肥(20-10-10或20-10-15)25~30公斤。拔节至孕穗期在雨前或结合浇水、深中耕,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夏谷利用种肥同播技术亩施谷子专用配方肥30~35公斤,播种后25天即拔节期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3、防治病虫 谷子主要病虫害有白发病、谷瘟病、黏虫、粟灰螟、玉米螟等。谷瘟病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害虫用苏云金杆菌、苦参碱防治。拔节至抽穗期,蚜虫、灰飞虱和螟虫等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红叶病。
4、科学灌水 降雨较少时,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可在孕穗期或开花灌浆期浇水1~2次,确保谷子健壮生长。
五、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谷子灌浆至成熟期,特别是早熟品种易遭受鸟类为害,应加强管护工作,并防止谷子倒伏。谷子最佳收获期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当下部叶片变黄、谷穗断青发育至该品种特有颜色,谷粒硬度达到可用手碾出籽粒而不破碎、籽粒含水量约20%左右即可收获。规模化生产的地块宜采用大型谷子专用收割机收获(如:约翰迪尔3080)。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使水分含量降到13%左右,有利于贮存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