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年人数量快速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偃师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 22%,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推动省、市、区关于促进“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布局,2022年积极打造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884张家庭养老床位,1个区域集中养老服务中心,10 个村老年人集中居家互助养老场所,20个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建设。2023年,申报专项债券用于偃师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打造区级养老服务中心;申报专项债券用于偃师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改造项目,主要涉及范围包括高龙镇敬老院、首阳山街道敬老院、顾县镇敬老院、缑氏镇敬老院、翟镇镇敬老院、大口镇敬老院、邙岭镇敬老院等7个养老院,建筑及适老化设施改造提升;申报2023年度乡镇养老服务组网项目,作为河南省民政厅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储备项目,通过对大口镇、邙岭镇、府店镇三个乡镇敬老院进行适老化改造及配置设施设备,提升其功能及环境,为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好基础;年底前,结合公共服务进社区和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工作,推进2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集中养老服务站点12个、村级助老服务点23个、新增评定A级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1个,力争全区A级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21个,实现城市区四个街道全覆盖,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持续完善城乡“五级四类”养老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管理,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偃师区结合实际,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首阳山街道鹿峰村和缑氏镇柏谷坞村采用“集中+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医养结合实现自助养老服务,离家不离村;二是在高龙镇高崖村采用“招募志愿者+乡贤出资+支部运营”的方式建设养老服务站,实现多元运营、群众自治,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活力;三是在商城街道新寨社区采取“宾馆+养老院”结合的创新方式,打造高标准的养老服务中心,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四是在首阳山街道大冢头村采取“日间照料+服务外包”的方式,对党群服务中心内的日间照料中心总体打包,与相关专业公司对接,申请专项债,解决资金问题,确保长期稳健运营。通过以上方式,推动农村老年人从分散养老到集中养老、从家庭单一养老到多元化养老转变,使我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在市场运营中形成良性循环,促使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快速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