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单位政务公开


守望相助!暴雨中,这所养老照料中心安置97名被转移人员

来源 : 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3-08-21     点击次数:355

喝上热水的那一刻,刘书知老人的压力和焦虑尽去,身子一软,顺势躺到床上。

  近期,北京遭遇140年未遇的大暴雨。暴雨引发的洪水席卷而下……永定河、拒马河沿途村镇,都面临着洪水威胁。

一晚上走了25000步

7月31日,房山区大石窝镇辖区内部分村庄受损严重,下滩村、惠南庄村、土堤村等发现多处隐患,刘书知家也因暴雨出现了安全隐患,眼看着拒马河水位不断上涨,在大石窝镇政府的积极调配下,刘书知和儿子被转移至大石窝镇养老照料中心。

  卸下随身物品,吃上热乎饭,接过大石窝镇养老照料中心院长张璐璐递来的热水,刘书知才觉得心里踏实了,“没想过有生之年还会遇到这样一场暴雨。”

  大石窝镇养老照料中心由学校改建而成,今年2月底开始营业,共有床位133张,因地处高处,在此次暴雨期间承担了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对象提供临时居住保障场所的重要任务。刘书知是照料中心接收的第一位老人。

  “照料中心原入住有10名老年人,共有4名护理员、1名医生。从发布预警那刻起,我们就开始部署防汛工作,排查风险隐患并积极储备食物。7月31日下午3点,我们接到镇里通知,预计需接收18名转移人员。”张璐璐说,照料中心随即开放二、三排房间,并将床品、暖壶等配置齐全,同时安排厨房备菜、备餐,保证被转移人员得到贴心、暖心的服务。

  此后陆续有转移人员到达,均得到了妥善安置。随着夜幕降临,降雨越来越大,而转移至大石窝镇养老照料中心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且呈现出高龄、低幼、重疾等特点。

  晚上9点左右,由急救中心转运来一位重度失能老人,工作人员协助急救中心人员将老人抬到转运床上,又安排好护理床,协助老人女儿做好安置。而后另一名工作人员打着伞引导急救车返回,这一画面被一位家属拍了下来,这也成为此次转运中留下的唯一图片。

工作人员打着伞引导急救车返回,这一画面被一位家属拍了下来。

  转运工作一直持续到了8月1日凌晨5点,张璐璐及护理长马国栋、值班医生张彬彬3名工作人员的鞋子、衣服早已被雨水、汗水浸透;从照料中心第一排房间走到最后一排房间,需要80步,而那一晚他们每人都走了2.5万步。

所有转移人员安全离开

随着接收转运人员的增多,摆在照料中心面前的餐食问题愈加凸显,提前储备的蔬菜也已消耗完,张璐璐立即联系了大石窝镇养老照料中心董事长霍德付,紧急从北尚乐驿站调来了肉蛋奶等必备物资,解决了燃眉之急。

  8月1日上午7点半,所有转移人员正点开餐,看着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人吃上了热乎饭菜,张璐璐焦虑的心情才渐渐放松。转移人员用餐刚结束,照料中心就接到上级通知,又有一批老人需要转移。工作人员来不及吃饭,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下午1点,已累计转移97名人员,照料中心所有房间已全部投入使用。

  看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不少老人家属主动承担起刷洗碗筷、择菜等力所能及的活计。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大家守望相助。

  “下午3点左右,在各方努力下,各村陆续解除危险,镇里通知家属陆续撤离养老照料中心并进行下一步安排,而此时我们的工作又变成协助老人打包随身物品。晚上9点半,随着最后一名老人离开,此次工作顺利结束。”张璐璐说,“就跟做梦一样。高兴的是,我们完成了此次接收任务,履行了养老照料中心应尽的社会责任。幸运的是,没有一位转移人员出现意外情况。”

  如今,张璐璐和同事们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消毒、清洗......“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张璐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