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垃圾成堆,如今被改造成小游园,美得很!”11月30日,在偃师区翟镇镇甄庄村新建的洛神体育游园里,前来散步的村民万艳玲高兴地说。
洛神体育游园原本是一处废弃的养殖场。今年年初,甄庄村响应“一宅变四园”号召,将其改造成了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游园。在改造期间,该村把设计、建设的主动权交给村民,设计、建设都由村里的能工巧匠完成。
在偃师区,为“一宅变四园”点赞的群众还有很多。“村里变化太大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是花花草草,出门就是小游园,俺闺女说咱村这环境比城里还好呢!”邙岭镇兰庄村村民张大妈乐呵呵地说。
今年以来,偃师区将“一宅变四园”创建活动作为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抓手,以荒废闲置宅基地、危旧房屋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鼓励村民将破旧宅院和闲置宅基地改造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以此改善人居环境。
“长期以来,农村破旧院落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一直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和难点,在治理过程中仅靠政府唱‘独角戏’,难以施展手脚,应当由广大群众当‘主角’,充分调动其参与建设的热情,才能实现‘一宅变四园’的初衷。”偃师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朝杰说,在“一宅变四园”创建活动期间,偃师区坚持“宅权不变、群众自愿”的原则,建立了破旧院落整治备案制度。同时,由镇指导各村制订了“一宅变四园”改造计划,村党支部拿出初步意见,而后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先打造哪几个院落,打造成果园、菜园还是游园、花园等都由村民进行讨论后决定,群众期盼什么,镇村就打造什么,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与此同时,偃师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模式,推动“一宅变四园”逐渐向“一宅变多园”转化,让闲置宅基地“活”起来,在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为群众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首阳山街道鹿峰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整村搬迁时留下的老宅、窑洞、地坑院等开发利用,改建成集康养、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民宿。曾经闲置甚至废弃的旧房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村里人的“摇钱树”。
截至目前,偃师区累计清理残垣断壁5127处,治理空心宅院654处,建成果园、菜园、花园、游园共386个,微地形、微景观326处,生态民宿118个。它们不仅装饰着美丽乡村,也装点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