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不用的耧、犁、耙、石磨摇身一变成了“景”,担起了农耕文化的“主角”。岳滩镇岳滩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利用农村老物件打造独特的农耕文化展示区,不仅留住了乡愁记忆,还为生态宜居的农村添新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在岳滩镇岳滩村农耕文化展示区,碾盘、石磙、犁耙、老式架子车、拖拉机等一件件满载着光阴故事的老物件,让前来参观的居民流连忘返,进一步加深了对祖辈劳动岁月的理解。
岳滩村是全国文明村。今年,该村将进村主干道打造为农耕文化展示区,分类陈列展示了征集的耩耧、刮板、风谷机、脱粒机等退出生产生活的典型木制农机农具50余件,以及旧式劳动工具、生活用具等实物,反映河洛地区农耕文化原貌。
按照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要求,岳滩村秉承“一村一景、一村一特”的原则,干部引领,积极发动群众,在保存历史旧貌、突出民俗特色基础上,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资源,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区,以实物、雕塑、展板等形式集中反映劳动岁月,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优秀作风,让年轻人理解劳动、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