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偃师区伊洛街道,一条困扰居民多年的“断头路”终于打通了。
6月27日,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掘机长臂挥舞,阵阵轰隆声,矗立在太学路东段的最后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渐渐瓦解倒地,附近的居民聚集在现场时时关注着。房屋的顺利拆除,标志着历时多年的太学路征迁遗留工作全面完成。
“断头路”是城市建设和社区管理的痛点。近年来,伊洛街道积极担当,重点攻坚,成立工作专班,打通辖区内多条“断头路”,让周边群众出门不再绕行,让“断头路”变成了“连心桥”,解决了周边居民的“急难愁盼”。
太学路是偃师主城区自西向东的一条重要路段,由于历史原因,太学路被拦腰截断成了“断头路”,不仅阻碍道路畅通,更给附近居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太学路区域周边,有多个大型社区和多所中小学,群众出门不仅有绕行麻烦,还衍生出高峰时段路堵、学生上学路远、老人外出不便等问题。伊洛街道坚持调查研究,摸清“难”的症结,敢于打硬战,啃硬骨头,规划打通太学路。道路打通后,居民行驶距离直接缩短,极大地方便了出行。
在区委区政府坚定支持下,伊洛街道充分发扬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对群众的亲劲“三股劲”作风,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坐阵,早研判晚会商,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合力攻坚。街社干部AB两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比学赶超,昼夜奋战,持续攻坚。社区党员干部争作表率,带头入户丈量,带头签署协议、腾空拆房。所有工作人员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风加雨精神,白天黑夜连轴干,持续不断精准发力,耐心深入细致做群众工作,每晚加班到半夜成为常态。
在太学路征迁遗留工作中,伊洛街道还专门成立党员先锋队项目组,通过蹲点式、体验式、探索式调研,逐个“解剖麻雀”,在了解道路规划、制约问题、历史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繁复的建设用地情况、分清交叉推进的工程关系、理清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找出难点痛点,倒排时间、分类施策、对症下药。
城市品质“疤点”不止“断头路”,伊洛街道树立借势再发力的机遇意识,对其他问题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打造一批示范精品路,提升了城市内涵和街区风貌。
太学路打通了,在推进过程中,伊洛街道将“现场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高度融合,各相关部门形成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体现人人挑担子的责任意识。下一步,伊洛街道将继续依托各部门联动联商联促,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以实际行动“办实事、解民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