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应急管理


应对“七下八上”,偃师这样准备!

来源 : 偃师融媒     发布日期:2024-07-16     点击次数:1293

当前,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偃师区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确保我区安全度汛。


微信图片_20240717100850.png


未雨绸缪,精心部署。为了打好防汛保卫战,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各镇(街道)高度重视,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汛备汛工作,结合辖区特点,修订完善相关防汛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确保防汛工作有序开展。

排查整治,预防为主。各镇(街道)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河流、水库、塘坝、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隐患台账,紧盯发现的问题隐患,严格落实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各镇(街道)加强对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结合辖区风险实际,有针对性地储备编织袋、砂石料、木桩、铁丝等防汛物资,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应急物资能够随时调用;建立防汛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将雨情、水情、汛情等信息发布给广大群众,提醒群众做好防范准备。在重要路段、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进一步建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实战化水平和应急抢险能力。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汛意识,各镇(街道)、各部门通过广播、微信、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和应急避险方法,提高群众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开展安全“五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到辖区学校、企业、村庄等,开展防汛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让群众熟悉应急避险流程,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严格值班,强化巡查。防汛期间,区委区政府要求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各镇(街道)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要求各部门之间通讯保持畅通,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等信息。加大对河流、水库、塘坝、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对河道的清淤疏浚,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防汛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偃师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汛期必看!避险自救指南

防汛关键期,提前转移避险是防灾减灾的重要一环:

除了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洪水预警信息外,也要及时掌握自己所在区域及上下游的降雨和河流水位情况,以便及时作出应对。

提前准备应急物资

生活必需品:储备足够的食品、饮用水、衣物、药品及手电筒、哨子、雨衣等应急物品。

通讯设备:确保手机、充电宝等通讯设备电量充足,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联系外界。

制定转移避险计划:

家庭预案:家庭成员应共同制定转移避险预案,明确集合地点、撤离路线和联系方式。

高风险区域:居住在低洼地带、河流沿岸、山区等高风险区域的人群,应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如需徒步转移,尽量避开洪水区域,选择高地或坚固的建筑物避险。避免触碰电线杆、树木等可能导电的物体,以防触电。

配合政府指令:

听从指挥:一旦接到政府发布的转移避险指令,应立即行动,不得拖延。

有序撤离:按照指定的撤离路线和集合点有序撤离,避免造成混乱和拥堵。

关注次生灾害: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降雨易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居住在山区或周边地区的人群应特别警惕,及时关注山体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撤离。



图片


城市内涝:城市内涝也是常见的次生灾害之一,居住在低洼地带或排水不畅区域的居民应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图片


行车如遇到强降雨,尽量避免驾车出行。若必须出行,注意观察路况,避免涉水行驶,防止车辆被淹。


图片

图片


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做自己和家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