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当下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攀升,其中超过99%为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免疫力欠佳的人群往往首当其冲,成为主要侵袭对象。不少老年人已经患有基础性疾病,且免疫力低下,属于易感人群;而那些社会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欠佳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
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特别关注。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旦感染甲流病毒,免疫力会直线下降,精神症状更是雪上加霜。那么,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如果不慎患了甲流,又该如何合理用药呢?
甲流作为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传播路径繁杂多样,涵盖飞沫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黏膜传播等。其潜伏期一般在1天~7天,感染后的2天~3天传染性到达峰值。发病时,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以及疲劳等症状纷纷登场,部分患者还可能遭受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的困扰,病情严重者更是会恶化为肺炎、中耳炎、心肌炎,乃至诱发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防范甲流,重中之重便是做好自我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选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揉搓;定期开窗通风,让空气自由流动;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非去不可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同时,还要注重日常营养补给,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坚持锻炼等;每年按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法。
老年患者情况特殊,除了上述防护,还面临服药难题。由于他们大多伴有躯体疾病,既要服用缓解甲流症状的药物,又要兼顾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且用药种类繁多。在此情形下,服药时务必留意以下要点:
1、按时服药至关重要,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疾病者务必按时服用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躯体疾病的变化。
2、感染甲流病毒后,呼吸系统不堪重负,呼吸加快、氧分压偏低、大脑供氧不足,而精神科药物大多具有抑制呼吸的副作用,可能加重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意识不清等状况。此时,可以暂时停用或减量抗精神病药物,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综合考量药物选择、剂量把控、副作用监测、药物联用禁忌,以及非药物治疗等因素,保障服药安全与疗效。
3、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小觑。患者要积极做好心理调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全力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