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高龙镇逯寨村乡村大食堂看到,宽敞明亮的大厅内桌椅、空调、热水器一应俱全。临近中午,70岁以上的老人们坐在饭桌前,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等着饭菜,饭香与欢声笑语交织,诉说着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独居、空巢老人日常饮食问题日益突出。逯寨村两委干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村里存在高龄老人“做饭难、吃饭凑合”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逯寨村立足实际,整合各类资源,将村内闲置荒地巧妙改造为“乡村大食堂”,为该村70岁以上老人提供优质餐食,让他们在“乡村大食堂”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
“咱村一共是1050口人,70岁以上老年人有109人,通过走访我们发现,老年人普遍存在吃饭难问题,有些在家是做一顿饭吃几顿、今天做明天吃。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两委、党员通过‘四议两公开’,认为(乡村大食堂)是个很好的项目,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以前这边是片荒地、沟地,我们给填起来、垫起来,建了个乡村大食堂的操作间。现在都说大服务、小办公,我们把办公场所腾出来,让老年人在这里有吃的、有住的,中午还有午休的地方。”逯寨村党支部书记任庆辉表示。
据了解,该村“乡村大食堂”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每天仅收费10元,特困群体还可以免费就餐。美味可口的饭菜、干净的环境、温馨的氛围,让村民们纷纷点赞。
“俺村办了个‘乡村大食堂’,老年人都来这吃饭,一天10块钱吃三顿饭,做的饭很可口,老年人很适应,来这吃吃饭,坐这儿都说说话,心情都可好。”村民段香云说。
“这几年俺村里这变化非常大,建了个球场,有年轻人娱乐的地方,也有老年人娱乐的地方,环境非常好,大家都很满意。现在又建了个这乡村大食堂,俺也已经来吃了几顿饭,很可口非常满意。”村民王应竹说 。
“乡村大食堂”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暖心实践,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样本。村民们在吃饭聊天过程中,分享生活点滴、交流情感,形成了“有事共商、有难共帮”的和睦邻里氛围。这种氛围将老百姓的“麻烦事”“揪心事”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乡村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高龙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积极指导各村围绕‘‘一老一少一青壮’,根据群众需求,在乡里中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项目,如逯寨村乡村大食堂、高崖村仁德养老服务站等,这是我们工作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建设好运营好各服务项目,打造为民服务新地标。”高龙镇平安办负责人杨金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