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伊洛中学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将疑探教学法和“361高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营造了学校深化课改的新生态。
一、它山之石可攻玉——细学在前,时时学
建校七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着力打造情趣盎然、朴实扎实、激扬智慧、激发潜能的高效课堂。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361高校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伊洛中学按照教体局的部署,为每位教师印发《“三疑三探”——高效课堂的诠释》、偃师市中小学教研室《“一案四环互动课堂”实施意见》、偃师高中《关于进一步深化“六步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材料,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首先,以教研组为单位,逐人发言,说感想;其次以学科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思维碰撞;第三,在全体教师会上,中小学部课改先锋进行“我心中的疑探教学法”分享。
层层深入、卓有成效的学习形式使全体教师真正领会了课改的实质,坚定了课改理念。
二、天光云影共徘徊——学思结合,人人悟
在全员参与、多种形式学习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每人每周写一篇心得感悟,并及时发送至“伊洛书香”群内。教师们或根据自己的思考谈认识,或针对存在的问题谈困惑,或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收获……
“思维的起点是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思维达到的深度。课堂要先疑后探,疑是方向,探是行动。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课堂才有真正的效果。”教师们初步达成了共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伊洛书香”群内关于疑探教学法的交流和分享就多达500多篇,分享最多的一位老师共发送随笔15篇……一个个数字背后是老师们的深思,更是老师们的改变和行动。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坚定笃行,处处行
为了将疑探教学法和学校的“361”高效生本课堂更好地融合起来,伊洛中学立足现实,扎根课堂,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
优化模式。各教研组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优化确定适合本学科特点、具体可操作的“361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典型。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稳步推进,不走弯路,学校选择课改态度积极、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科组,培养典型,带动发展,最终达到人人过关。每周每个教研组安排一节研讨课,实践研磨;每周二、三、四、五下午学科组分别进行一节学科观摩课,所有听课教师参与评价;每两周组织一次全校课改示范课活动。
全面推进。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每周每学科“推门”听一节课,课后听取授课教师说课,抽查导学案,综合课堂教学效果、备课情况及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综合打分,结果纳入乐智团队考核体系。
综合评优。学期末,学校将对每个教研组课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开展学习情况、赛课质量(赛课成绩、优质课获奖情况、推门课评价)、课改活动参与情况、教学质量检测成绩等。评选出优秀教研组,颁发“课改先锋团队”奖,同时作为乐智团队评价的重要依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伊洛中学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校情,活学活改,勇于创新,打造了学校深化课改的新模式!(偃师市伊洛中学
张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