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单位政务公开


警惕“救命钱”被蚕食鲸吞:倒卖医保药品背后的“罪与罚”

来源 : 医疗保障局     发布日期:2023-04-24     点击次数:498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使用安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为看管好群众的“救命钱”,我国出台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医保相关改革,并采取智能监控、突击检查、专项整治等具体行动。2018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18.9万家次,查处154.3万家次,共追回医保资金771.3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持续深化欺诈骗保治理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医保基金监管形势依然严峻,诈骗医保基金违法案件仍然时有发生。


“救命钱”被蚕食鲸吞 倒卖医保药品呈多发态势

医院门口、厕所司空见惯的“高价收药”广告小卡片,竟牵出牵出的特大医保骗保药品案……近年来,这些令人惊愕的骗保案正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警惕。


2021年,福建省福州多部门执法,成功摧毁以刘某某、姜某和以林某、衡某某为首的两个医保诈骗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团伙,抓获目标嫌疑人36人,查获药品存储窝点12处,现场查扣脑心通、拜新同等500余种医保药品共计3.8万余盒,涉案金额上亿元。

2022年重庆市警方破获一起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捣毁药品销售储存窝点23个,查扣涉案药品30000余盒(价值120万元),案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


2023年,江西南昌东湖公安分局联合医保部门成功侦破张某等人以医药公司为幌子,回收售卖医保骗保药品案件,涉案金额近2亿元。案件相关8名被告人分别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3到7年不等有期徒刑……


这些倒卖医保药品典型案例的持续曝光,让蚕食鲸吞医保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暴露无遗。从曝光的案件梳理不难发现,当前此类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非法回收手段多样。有的不法分子在路边摆摊设点收购药品,有的通过代刷医保卡直接从医院骗取药品,还有少数不法分子勾结医药机构、医保定点药店或其工作人员合伙骗开药品。二是犯罪活动职业化、团伙化。犯罪团伙往往成员众多、分工明确,形成庞大犯罪网络,将从一些医疗资源丰富的大中城市低价非法回收的药品,形成“租借医保卡-配药转卖-药品外销”利益链条。三是涉案药多为慢性疾病用药。四是利用互联网即时通讯手段勾结日趋明显。

业内人士介绍,回收倒卖药品的现象由来已久,但近年来的倒卖医保药品却可谓是“新情况”。因相比传统制售假药劣药犯罪,倒卖医保药品犯罪利润较高,特别是近年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力度大、范围广,推动部分药品价格大幅降低,相关犯罪更为多发。可见,非法收购、销售骗保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严惩治。


国家有关部门出手 严惩非法收购、销售骗保药品

为有效惩治非法收购、销售骗保药品这一行为,2022年初,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草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已于2022年3月6日起施行。其中对于骗保药品的定罪,明确提出:由于医保骗保的药品质量本身没有问题,无法适用假药、劣药相关犯罪和妨害药品管理罪的规定。基于此,《解释》第十三条第一款对相关收购、销售行为区分是否事前通谋,分别适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诈骗罪,即“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进而非法收购、销售,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同时,《解释》还明确“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的行为人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影响对非法收购、销售有关药品的行为人定罪处罚”,即重点惩治倒卖医保骗保药品“中间商”,斩断“回流药”的产业链。因为从医保骗保类案件情况看,倒卖医保骗保药品的“中间商”往往罪责更为严重——往往是“一对多”地从医保人员手中收购骗保药品,不少是以此为业,涉案数额往往特别巨大,是“回流药”形成产业、市场的关键因素。将其作为打击重点,即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又能有效切断“回流药”产业链,实现精准打击。


相关人士介绍,斩断“回流药”产业链,除了需要依法惩治,还需要加强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监管。对于倒药骗保过程中套刷药品、回收药品、转手卖药等各个环节,要有精准打击、各个击破的手段。比如,针对第一步开药环节,医生要严格依据疗程等周期开药,不可超量,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智能监控和信息化筛查等方式,加大对这一环节的全流程监控;又如,严格落实药品追溯制度,给每盒药附追溯码,实现“一物一码、一码同追”,让药贩子和违规进药的药店即便拿到药,也不敢收、不敢卖。


多部门协同 “合力”织密医保基金监管网

医保基金大盘直接关系到参保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为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救命钱”,近年来,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不断加强协作,共同打击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


2022年,九部门就联合发布了的《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持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开展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持续推进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重点领域打击欺诈骗保工作力度。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整治的坚定决心,也表明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工作具有长期、艰巨和复杂等特性,需要各相关部委联合工作,形成协同监管格局,以“合力”推进医保监管工作,不断织密医保基金监管网。

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致力建立健全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实施细建立基金监管信用评价制度,创新定点医药机构综合绩效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医保智能监控水平,不断完善知识库和规则库,促进信息技术赋能,提升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持续强化监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监督检查、智能监控、举报奖励、综合监管、信用管理、社会监督等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建立,进一步织密扎牢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笼子。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保命钱”,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享有医保的人员利用医保卡低价购买药品出售药贩子,实际上是骗取国家的医保基金,属于不法行为。以倒卖医保骗保药品为业的不法分子,采取“一对多”的方式从医保参保人员手中收购骗保药品,进而加价销售,是“回流药”形成产业链的关键因素,其叠加的危害更不容小觑,需强化法治,予以严厉打击。随着医保基金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治理的不断深入,可以预见,这些企图将黑手伸进医保基金池子的人势必无处遁形,注定受到法律的严惩!


来源

中国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