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龙镇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积极贯彻市委“151”工作部署,结合高龙实际,扎实推进“三清两建”、“三变”改革、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乡贤创业等工作,初步开创了工作新局面。近期,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展示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三清两建”助力乡村治理 走进高龙镇辛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笔直的柏油路,鸟语花香的是路两旁高标准打造的绿化带,栩栩如生的是两侧墙上巨大的党建及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的大娘满脸的笑意,不断夸赞共产党好、“三清两建”解民忧、办实事......这一幅祥和画卷正是得益于“三清两建”的东风。 试点村工作掠影 辛村,全村辖10个村民组,2180口人,耕地面积1800亩,两委干部7名,党员71名,在“三清两建”工作开展之前,该村王氏家族经常寻衅滋事,干扰基层政权,并且存在着底子不清的情况,群众上访告状的多。综合实际情况,把该村作为试点村。 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杨书记、赵区长亲自挂帅出征,区派工作组带领公安、纪检等部门精干力量吃住在村开展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提高“两委”班子思想觉悟,让村干部充分认识到这是理清陈年旧账、全面扫清村霸、增加集体收入、树立自身威信的绝佳机会,从而坚决支持配合工作组工作。 在工作开展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村里群众有顾虑,认为“这是走过场”“怕得罪王家人,不敢说”,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工作组根据掌握的证据线索,定下以“打”开路的工作思路,采取集中抓捕行动,逮捕王氏家族核心人员8名,彻底扫清村霸、大快人心,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广大群众拍手叫好,纷纷站出来反映问题,3个举报箱一天之间被塞满。 在扫清村霸的基础之上,对村内27名历任和现任村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引导他们自查自纠,先后有2名村干部主动交代问题;工作组对矛盾问题逐一研判、逐项化解,收回原小学校舍、追回信号塔租金等集体资产资金,清收资金21万余元,废止规范合同6份,化解矛盾24条,化解率100%。 在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辛村“三清两建”工作圆满完成,集体收入更高了,村级事务更规范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村子迎来了发展巨变。 辛村旧貌换新颜 总面积1100平米的集体经济仓储项目投用、实现增收10万元;利用原辛村小学校舍,高标准打造800平方米开放式党群服务中心;投资建设3000平方米的同心广场。 高标准规划村庄环线,实现道路白变黑1500米,种植各类树木4000余棵,安装路灯188盏。 高标准打造了党史村史馆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展示百年党史和辛村的历史变迁。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辛村也由此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全镇铺开,压茬推进 辛村“三清两建”工作的成功,为全镇其余各村提供了范本。目前我镇第二批7个村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坚持宣传动员、自查自纠、谈心谈话、入户走访,各村共递交承诺书101份,公告张贴112份,发放《致全区乡村党员干部的一封信》、《致全区父老乡亲的一封信》4134份,悬挂横幅118条,设立村级举报箱10个,通过7个村内大喇叭循环播放公告一封信音频广播,下派至各村镇级工作组成员共67人,开展自纠自查人数134人,共谈心谈话125名历任村干部,入户走访数2541户;共清收集体资金18笔,累计28.85万元,清收固定资产17万元;废止合同34份,规范合同27份;清收集体建设用地8宗,共计28亩,集体农业用地12.3亩,清收未利用地总量100亩;批评教育1人;排查矛盾数量19条,已全部化解;建成村经济组织8个,村自治组织21个。 下一步,我镇将按照计划做好第三批村“三清两建”工作,以“两建”为目标,切实做到“三清”。一是和群众结合好,加强宣传动员,充分依靠、动员、发动群众;二是和基层治理结合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三是依靠试点村及第二批村工作经验,有序开展第三批村“三清两建”工作,保证在6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四是和乡村振兴结合好,建强村集体经济,谋划好产业振兴方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