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景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小型企业支持服务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政策
2021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中共偃师区委 偃师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偃师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偃发〔2021〕7号)及《中共偃师区委 偃师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偃发〔2021〕8号)文件,对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定,随后召开了偃师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各镇(街道)及150余家规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会,对两个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文件进行了宣讲、解读,形成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惠企政策宣讲,全力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
我区结合上级惠企政策,出台了本级惠企政策,编制了《偃师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惠企政策汇编》,印制了800份分发到中小企业。邀请洛阳市工信局相关科室领导举办了惠企政策专场培训会,对洛阳市惠企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抽调区直涉企部门业务人员组成惠企政策宣讲团,分赴13个镇(街道)进行巡回宣讲,确保所有企业对惠企政策应知尽知。
三、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提升企业家素质
为提高企业家素质,我区坚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及“线上、线下”培训形式,利用“夏都商语--偃师企业家沙龙”、区工商联“格局商学院”、省外继续教育学院等平台,积极开展企业家培训,提升企业家素质,2022年以来组织了多次企业家培训。2月27至3月5日,在浙江大学举办洛阳市高成长性提质倍增专题培训班,我区建龙微纳、通达电缆、珠峰华鹰、恒华实业等企业参加培训。3月12日在偃师产业集聚区举办偃师区万人助万企暨“夏都商语”三轮摩托车商会座谈会,知名企业管理师李韶辉老师做企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培训讲座,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就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三大改造、科技创新、外贸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等进行恵企政策宣讲。企业负责人分别就三轮摩托车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努力方向、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重庆等外地产业可学习的经验等进行发言交流学习,三轮摩托车商会50余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4月28日上午,举办“专精特新”企业线上培训活动,就“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政策进行解读,同时进行数智化转型专项培训。4月28日下午,开展“保畅通、稳链条、促生产”企业服务日活动,围绕制造业企业当前面临的疫情防控难度大、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不畅等问题,采取线上视频互动、在线留言答复线下办理反馈相结合的形式,邀请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现场解答企业疑问,线上回复企业留言问题,线下跟进问题办理进度并向企业反馈办理结果,区83家企业参会。7月3日--9日,在中国科技大学举办“偃师区产业创新发展企业家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参培人员55人。
四、开展企业梯次培育,实施高质量发展
1、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促使转型发展
目前我区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其中2022年新增7家;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3家,分别为: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新星轻合金材料(洛阳)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3家。具体措施为:一是出台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去年出台的《中共偃师区委偃师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偃发〔2021〕8号)文件中设立专精特新奖:对工信部、省工信厅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区财政分别给予奖励30万元、10万元。今年印发的《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惠企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中,相关职能单位都制定了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二是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通过摸底,选取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在行业细分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建立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区在库培育企业17家。按照年度工作步骤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市、省、国家“专精特新”企业。三是落实兑现“专精特新”相关政策。及时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工信部门举办的“专精特新”业务培训会,结合区级出台的奖励政策,对2021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四是做好跟踪服务。对培育库中的企业和已被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做好持续跟踪、指导服务,为下一步企业进行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申报打好基础;引导驻偃银行机构做好“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工作,推广“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等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信贷投放。2022年上半年,驻偃银行机构累计为我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约2.24亿元;加强企业上市培育,重点瞄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入企调研服务,向企业讲解上市挂牌奖补政策知识,推动企业与资本市场充分对接,2022年度,共组织春宾电缆等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洛阳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2、做好“小升规”工作,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根据各镇(街道)对各自辖区企业进行的摸底排查,目前已建立我区规上工业培育企业56家。截至6月底,已入库工业企业6家,达到入库标准7家。
下一步措施:一是对1-6月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的15家培育库企业要做好月度经济运行检测,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确保9月底前要全部到达年度入库标准;二是对1-6月营业收入600万至1000万元的13家培育库企业,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及时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助力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11月底前营业收入达到入库标准;三是对1-6月营业收入600万以下培育库企业,要求各镇(街道)及早采取措施,明确助企干部,每周至少到企业调研一次,对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反馈、协调解决,如果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可报区“万人助万企”活动办,进行问题交办解决;四是进一步加强培育企业排查。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小升规”培育工作,要明确专人与税务部门对接,每月都要对辖区内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进行摸排,及早发现新的培育企业。
区工信局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