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区医疗保障局举办“科长讲堂”活动第三期
4月12日下午,偃师区医疗保障局在首阳大厦十一层第一会议室举办“科长讲堂”活动(第三期),活动由医保局副局长刘新峰同志主持、各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参加。主讲人医药服务科科长赵书明同志简单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DIP)的发源、概念、总体原则及实施背景,详细地介绍了目前DIP的主要做法如:适用范围、大数据病种组合聚类方法、建立数据库及运行规则、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关键技术的4个方面、实施流程等。
病种分值付费DIP是利用大数据优势所建立的完整管理体系,从数据中发掘“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对病案数据进行客观分类,在一定区域范围的全样本病例数据中形成每一个疾病与治疗方式组合的标化定位,客观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复杂状态、资源消耗水平与临床行为规范,可用于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医院管理等领域。
为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治理现代化水平,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国家医疗保障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技术规范》。DIP是中国原生原创的一种医保支付方式,近年来,偃师区医疗保障局致力于推广DIP支付方式改革,使医院通过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业内竞争力,基于病种分值和点值形成本地支付标准,对医院每个病例实现标准化支付,不再以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支付,医院诊治住院患者的结余费用成为医院的红利,促使医院在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前提下,通过改进管理和优化诊疗流程主动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诊疗、医药以及耗材项目,直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