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甜蜜收获季,满架葡萄一园香。9月4日,在位于缑氏镇的紫玉葡萄专业社联合社紫玉葡萄园内,一串串沉甸甸、饱满诱人的葡萄挂满枝头,种植户正忙着摘果、打包、装箱。
近年来,偃师区大力实施“农业稳区”战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甜蜜产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标准化生产等多项措施,推动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葡萄全产业链条,推动了偃师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紫玉葡萄专业社联合社于2013年成立,近年来,该联合社在偃师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支持下,积极和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升葡萄的口感和品质,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同时,该联合社创新经营模式,以紫玉葡萄园为依托,开展游园采摘活动,并和快递公司合作,采取线上销售、直播带货、销售扶贫等模式,提高了经营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入社社员1200户,带动农户近3000户,服务面积达1.8万亩。
“葡萄产业我干了近十年,比较辛苦,在这十年间,受到了各级政府、各级单位对我的大力支持,使我越干越有信心,使我越干越有劲,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的葡萄销售不愁,一天天看到一车两车三车来这葡萄园采摘和拉走,使我非常高兴, 非常有信心,非常有成就感。”紫玉葡萄专业社联合社负责人郭银龙说。
为了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偃师区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新发展种植户按照每亩3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并为农户缴纳葡萄特色保险,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为葡萄产业发展加上“双保险”。
与此同时,偃师区加大对“偃师葡萄”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推介力度,着力扩大提升“偃师葡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效应,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创立更多、更好的品牌,打造“偃师葡萄”形象。
目前,偃师区已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生产出鲜食葡萄、葡萄酒、葡萄醋等多元化产品。全区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总产值达4.9亿元,组建葡萄酒厂2个,年加工葡萄酒3000吨,带动当地8000多户农户从事葡萄相关行业。
“近年来,我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葡萄产业发展,一方面对这个新发展葡萄苗进行每亩300元的补贴,另一方面我们开办这个特色保险,就是说葡萄入保险以后,农户只需缴纳10%的保险就可以入这个保险,这个从一定程度上来保证了农户的收入。再一方面咱们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全程对这个葡萄种植户开展技术服务,当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专家,或者说请专家到果园里面,面对面指导服务,通过这个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偃师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张飞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