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听别人说工伤赔偿程序较多、耗时长,心里压力非常大,真不想打官司。没报啥希望,只是想来咨询一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没想到援助中心能有如此精准的业务分析,信服!没想到援助中心了解完案情后,当即就给我联系了司法所,神速!没想到司法所只用了二天时间,就把困扰我半年多的烦忧解决了,公平!没想到,只进司法局一家的门,就把事情办成了,高效!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有花,赔偿款也能拿到手,节约!”日前,受援人小王在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街道司法所门口连着用五个“没想到”激动地表达这兴奋开心的心情。
事情还得从2022年6月8日说起。偃师区农民工小王到首阳山街道某公司上班,在该公司操作机器。7月27日,小王在工作期间,左手三个手指被机器挤伤,经住院治疗,做了接指手术,医疗费用由公司支付。出院后,小王与公司负责人就残疾赔偿金、误工费等问题产生纠纷。2023年1月28日,小王到偃师区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准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小王,在了解完案情后,考虑到小王构不成伤残,涉案金额少,工作人员建议小王通过调解解决本次纠纷。在征得小王同意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偃师区司法局首阳山街道司法所张三红所长,调解处理此事。张三红当天就组织纠纷双方见了面,经过释法说理和耐心劝导,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公司支付小王各项待遇1.23万元。
纠纷发生后,若当事人双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既耗时又浪费司法资源还要产生相关的费用。本次纠纷圆满解决,双方都对偃师区司法局援调对接工作表示满意,小王和用人单位分别赠送了一面锦旗。
下一步,偃师区司法局将积极探索援调对接双向互动的工作新模式,坚持援调共济,上下联动、无缝衔接,以调为主、援助兜底,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