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葡萄,俺们的‘富硒葡萄’比普通葡萄价格高好几倍,不提前预定还买不到呢。” 韩校峰谈起“富硒葡萄”时,高兴地说。
从八十年代种植葡萄到转型夏黑,再到推出富硒葡萄,几十年一路走来,偃师葡萄专家韩校峰用辛勤汗水心血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科技助力葡萄种植的发展路。
科学种植:一亩葡萄园,十亩粮食田
1988年,韩校峰把自家的一亩农田从粮食换为葡萄种植,精心经营。他到处查阅葡萄种植技术书籍和影像资料,四处找老师学习,扎实地掌握了葡萄栽培的技术要点,成为偃师葡萄种植户中的一名技术型选手,让一亩葡萄产生了过去十亩粮食田的经济效益。
随着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蜂拥而上数万亩巨峰葡萄园,由于品种同质化严重,一些大田葡萄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缺乏精细技术,管理跟不上,导致市场经济效益不高,不少葡萄种植户损失严重。韩校峰经过精心调研,引进了还不广为人知的夏黑葡萄品种,大面积种植了这一优质新品种葡萄。尽管起初管理复杂,但是坚定科技种植的他,经过一两年的摸索,很快掌握了夏黑葡萄在偃师的种植管理技术及特点,紧紧依靠品种更新,再次赢得了市场畅销。夏黑葡萄也为广大偃师葡萄种植户走品种更新、种植转型之路,提供了成功经验。一些葡萄种植户也纷纷探索新品种葡萄种植。
品质升级:养护金土地 长出富硒果
在多年的种植中,韩校峰发现,影响葡萄收益波动最大的因素,不是市场价格,而是葡萄品质。韩校峰又一次决定葡萄品质上下功夫,这一次他瞄上了富硒葡萄种植。
2015年,韩校峰瞅准市场缺口,在首阳山韩旗村承包了200亩土地。韩校峰发现这块地数年撂荒,有机质含量并不低,在通过对土壤样本的测试,咨询偃师农业部门多位农业专家后,他决定重组土壤结构。经过这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工程后,土壤结构进一步改善,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
2018年,该葡萄合作社被定位洛阳市首批富硒葡萄生产示范基地。富硒葡萄一成熟,就有一拨拨客商闻讯赶到偃师园中购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接连不断。
为了应对多雨年份雨水对葡萄造成的经济损失,韩校峰通过多年的钻研和实验,掌握了一整套酿造工艺技术,并成功酿制出了晶莹剔透带有果香味道的富硒红葡萄酒。他又潜心钻研,通过蒸馏工艺,酿造了富硒葡萄蒸馏酒。通过多元发展,增强抵御农业风险能力。
如今,韩校峰凭着对农业质朴的情怀,怀着打造优质农产品的执着,成为了掌握最新科技信息的新型农民。韩校峰的努力是我街道现代农业发展进化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偃师人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而不断与时俱进,自觉提高种植技术和经营观念。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将会有更多善于学习善于实践的偃师人不断创造科技种葡萄,藤上结玛瑙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