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满满!他们盘活闲置资源,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日,走进偃师区府店镇史家窑村,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农庄十分引人注目。老式的家居装饰、散养在院落中的土鸡、可口的农家美食,都让农庄充满“老家”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农庄前身是一所闲置小学,这种“学堂”改“农庄”的新农家乐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府店镇依托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村民利用闲置民居、校舍等开办农家乐,以“山水游+餐饮”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改造这个废弃学校大概花了10个月时间。”农庄负责人王晓彬说,一直从事餐饮行业的他,梦想就是回到农村开一家农家乐。现在的农庄主打“怀旧风”,菜品都用小土炉子烧制,既方便游客在附近游玩时解决餐饮问题,也唤起人们对乡村的记忆。
据王晓彬介绍,该农庄聘请了不少周边村民,帮助一些不方便出门打工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村民收入。下一步,王晓彬计划对散养在院落中的土鸡进行规模化养殖,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为了盘活空置民居,史家窑村还深耕“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有效破解闲置民居盘活利用问题,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荒地也不能闲着!”乡贤董桃环自筹资金,承包了史家窑等村的300多亩荒地,不仅种植连翘、核桃、杏等,还搞起了林下养鸡,让昔日的荒山变成“绿色银行”。“每年5月红杏成熟时,漫山遍野的杏树林特别好看,有不少摄影师来摄影!”董桃环说,这些项目得以运营,也离不开史家窑村父老乡亲们的帮助,林下养殖、连翘种植等,都聘请了不少村民帮忙。今年7月连翘果丰收时,仅青翘就卖了1000公斤,约带来收益5万元。
下一步,府店镇将继续着力在用好闲置资源上下功夫,以“村集体+农户+企业”模式,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开展研学等活动,促进农旅融合,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打造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