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一老一小一青壮”为重点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发展富民产业为抓手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以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村)为抓手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可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养老服务业,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2022年年底数据统计显示,洛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32.5万人,老龄化率达18.7%,洛阳养老压力快速增长。
近年来,洛阳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养老服务“洛阳模式”。
在洛龙区石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5岁的刘晓霞走出理发店,笑得比花都灿烂:“自从养老服务中心周边配建了理发店,我跟老伴儿再也没去外面剪过头发,师傅手艺好,还便宜,美得很!”洛龙区石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共有两层,配有餐厅、宿舍、活动中心等,周边还有理发店、裁缝店、生鲜超市,以及各种休闲娱乐场地,成为社区老人们茶余饭后的聚集地。
洛阳积极构建的“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城市区市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民小区养老服务站、家庭养老床位等。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供给短缺问题,洛阳创新提出在农村地区推广“集中+居家”四类养老模式,探索建设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小型集中养老服务点、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在养老体系的末端,洛阳通过对家庭养老床位进行适老化、信息化、智慧化改造,使用远程监测、居家照护等方式,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原地安老需求。目前,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人数达到132万人。
据了解,在城市区域,洛阳已建成6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25个社区、小区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家庭养老床位9321张,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对象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超过37万人次。在农村地区,洛阳已建成40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10个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128个小型集中养老服务点、403个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
洛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洛阳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提升“五级四类”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整合医、养、康、护、文旅等资源,打造“养老+医疗”“养老+旅居”等联动配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努力让每位老人都拥有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