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部门动态


区应急管理局安全提示

来源 : 偃师融媒     发布日期:2024-02-13     点击次数:987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偃师区应急管理局提醒全区广大公众朋友们:

欢天喜地过大年,阖家团圆要安全,自觉加强安全防范,平安祥和欢度新春!

1.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我区无明显强冷空气活动,除夕前后天气晴好,其他时间云系较多;气温整体较前期明显回升:初一、初五受冷空气影响,风力较大,气温略有下降。早晚温度较低,请注意低温天气防范,及时增添衣服,谨防感冒。

9日(除夕)夜里:晴天间多云。

10日(初一):晴天转多云,西北风4级左右,局地阵风78级,伴有浮尘,气温-214℃

11日(初二):晴天,西北风3-4级,气温-115℃

12日(初三):晴天到多云,气温018℃

13日(初四):多云间晴天,气温320℃

14日(初五):多云,西北风45级,气温416℃

15日(初六):多云转晴天,气温312℃

16日(初七):晴天到多云,气温116℃

由于预报时间较长,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请随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2.烟花爆竹安全。在限定的区域和限定的时段,安全文明燃放烟花爆竹;不在无《烟花爆竹零售点临时证》的网点购买烟花爆竹,不购买超标和假冒伪劣的烟花爆竹;按照燃放说明和警示内容在空旷场地安全燃放,不要靠近易燃物品,不要将烟花的喷射口对准建筑窗口、行人、车辆、下水道,不要抛掷,防止火星溅射引起火灾和人员伤亡;不要在住宅、车辆内囤积大量的烟花爆竹,烟花爆竹的存放位置要远离火种、取暖设备;燃放、观赏烟花爆竹要确保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要将头、眼面向烟花爆竹喷射口,不要立即处置熄灭的烟花爆竹,不要让未成年儿童单独燃放烟花爆竹;当燃放烟花爆竹影响到他人时,请换位思考,立即停止燃放行为或减少燃放次数。

3.生产安全。假日期间,各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应加强在岗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强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严防事故发生;停工停产的单位要科学安排节日值班值守和节前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停工停产期间处于安全状态。

 4.道路交通安全。假期车流密集区域、高峰时段相对集中,拥堵、事故突发情况较多,出行前请关注天气预报和交通路况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路线。如遇雾霾天气能见度低,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地面湿滑或有结冰,出行注意防滑;如遇大风天气,注意防范高空坠物。高速公路行车,要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不随意穿插,不占用应急车道。若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122”(高速公路拨打12122)和“120”求助。

 5.防火安全。节假日用电、用气、用火较多,火灾隐患较大。广大居民要做到规范使用大功率电器,注意更换老化线路,不私自乱接电线,不在楼道或室内给电动车充电,不占用消防通道。楼道内消火栓箱内不堆放杂物,且接口、水带、水枪应保持完好有效。冬季炉火取暖注意保持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或出现火灾隐患。长时间外出时要关闭气、电、水源。家中要常备灭火设备、应急箱并熟知操作方法,掌握必要的家庭自救和疏散避险常识。

6.燃气安全。燃气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要规范使用燃气,不擅自改动、改装燃气管线、灶具等设施;不包裹燃气表、热水器等燃气设施及附属管道,不在燃气设施上捆绑、悬挂物品;使用燃气的房间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做饭、烧水时要有人照看;使用完燃气后,应关闭气瓶阀门、管道与软管连接阀门和灶具开关;发现燃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不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进行燃气泄漏检查。

7.公共场所安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各种聚会聚餐、观影娱乐等节庆活动增多,宾馆、饭店、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保证疏散通道和出口畅通,确保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灵敏可靠。外出住宿时要熟悉安全疏散通道,遇到火情时要沉着冷静,及时拨打119报警,并按照正确方法进行疏散逃生。

8.森林防火。春节期间祭祀用火增多,森林火灾隐患增加。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落实森林防灭火措施,严格管控火源,加强防火宣传,做好巡护值守。公众应增强防火意识,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严禁携带火源进入山林,文明祭祀,不在林区和林缘等森林防火区内违规用火。

 9.外出游玩安全。岁末年初,大型文娱活动、跨年活动、集会、庙会增多,请尽量避免前往客流量高度聚集的地区,谨防踩踏事故发生。选择正规景区游玩,不到未开发区域或危险地带游玩。严格遵守景区安全规定,谨慎参与空中、高速、探险等高风险项目,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10.应急值班值守。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节日期间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时刻畅通。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要做好应急备战准备,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大活动前置救援力量,如有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开展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