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办的老年食堂,真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11日中午,在洛阳市偃师区翟镇镇圪当头村老年食堂,81岁的村民郭振京说。
郭振京是一名盲人,老伴儿去世多年,孩子长期在外地打工。这些年,郭振京独自生火做饭,两只手常常被划伤、砍伤、烫伤,舒舒服服地吃顿饭,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去年年底,圪当头村通过盘活闲置地块、积极对外招商,在村里开了一家大型超市,辐射周边四五个村子的数万居民,此举给村里每年增加了约7万元的集体收入。
增加的集体收入该怎么花?圪当头村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开会讨论。会上,有不少人提出,现在村里有不少独居老人,平时吃饭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十分凑合,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身体变差,应该用这笔钱解决老人的“吃饭难”。
对此,圪当头村“两委”就此开展走访调查,发现村里的老人普遍对老年食堂有需求。于是,村里对一处闲置房屋进行了改造装修,在里面添置了多套桌椅、沙发,还利用绿植、展板美化环境,就这样,圪当头村老年食堂开业了。
“老年食堂采用‘村里补一点、乡贤捐一点、群众掏一点’的模式运营,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只需要交100元,就能在这里解决午饭和晚饭。”圪当头村党支部书记郭会波说。
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发扬互助精神,圪当头村还发动14个村民小组轮流派人到老年食堂做饭,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93岁的圪当头村独居老人倪淑琴年纪大,行动不便,过去吃饭经常不准时,日子过得很凑合。她说,现在每天都能跟老姐妹们聚在一起吃饭,自己打心里感到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