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大口镇亳都种业小麦育种试验田里又繁忙起来了。近日,在亳都种业小麦试验田里,小麦科研人员不断穿梭于小麦育种试验田,对达到最佳去雄时段的小麦进行剪颖、去雄、套袋、编号标记,忙得不亦乐乎。
小麦是自花授粉的植物,要想做杂交实验的话,必须先去雄,然后再授粉,否则小麦会自交而影响结果。“小麦育种是一个非常艰辛漫长的过程,需要在田间不断地观察、记载与选择。”农艺师张旭光一边耐心地为麦穗“去雄”,一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公司小麦科研人员精细求精,硕果累累,获得全国推广的有10个小麦新品种。当前公司培育的偃亳1886、偃亳369被列入“‘2022—2023’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旱作麦区、北部麦区、东部麦区示范推广推荐品种。培育研发的偃亳307、偃亳1886两个品种在刚刚举办的2023年黄淮麦区国家小麦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暨第六届小麦新品种地展博览会上被组委会评为专家推荐品种。
“小麦育种,是一项周期漫长、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组合配制、世代选择到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再到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往往需要十几年。”公司负责人韩红卫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