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甲辰年 四月初七
西晋武帝贵人左棻墓碑
墓表简介
1909年出土于偃师县南蔡庄,现藏偃师博物馆。永康元年(300)四月二十五日葬。志高27.3、宽14.3厘米。
原石早已不知去向,现存左棻墓碑刻于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冬,碑志上部左侧刻字4行,每行10字,共39字。上部右侧刻字7行,每行12字,共50字。下部为中华民国十九年题记。
《晋书·后妃传》:“左贵嫔名棻,兄思。棻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泰始八年拜修仪,后为贵嫔。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传中还说:“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善。”又说:“帝重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她的文集传世有4卷,在隋唐之际多已佚。《太平御览》卷一百四十五有《左贵嫔集目录》。《晋书》本传只载《离思赋》《武元皇后谏》《纳皇后颂》。此外存世的有《感离诗》曰:“自我去膝下,倏忽愈再期。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仿佛想容仪,歔欷不自持。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毫无雕琢之痕,但从发乎情、出于心、至情流露的语言情感中,如泣如诉,感人肺腑;有存于《古诗源》里的名诗《啄木》:“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惟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更可谓浅显易懂而又哲理厚涵。
兄思,传云:“左思字太冲……貌寝口讷,而词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棻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传称“思父雍,官殿中侍御史”,碑作“父熹,字彦雍,太原相弋阳太守”。当依志正传。思子髦及聪奇,思传失载,聪奇奉贵人祭祠,是以侄嗣姑。妻翟氏,本传亦略而不书。至于两个女儿惠芳、纨素的名字则见于《玉台新咏》卷二,左思自己作的娇儿诗中。这首诗描写了小女儿姿态的顽皮、娇纵,是一首风格活泼的诗作,其名不在咏史诗之下。后来陶渊明的《责子诗》、李义山的《娇儿诗》仿之而不及。
历史上兄妹以文学齐名的有两对,左思和左棻兄妹是其一,鲍照和鲍令晖是其二,左思(太冲)曾耗十年工夫写成了《三都赋》,整个京都洛阳竞相传抄,遂有“洛阳纸贵”的千秋佳话。百余年后,宋武帝(刘裕)与鲍照(字明远,文辞瞻逸,宋文帝时中书舍人)谈及这两对兄妹的文采时,鲍照说:“臣妹才自亚左棻,然臣才不及太冲耳。”
左棻墓志“葬峻阳陵西徼道内”一句至关重要,它和荀岳墓志一样为确定西晋皇陵的位置提供了线索。志石出土偃师南蔡庄,由此可知晋陵也当在首阳山之阳的南蔡庄一带。
录文
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人也。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薨,四月二十五日葬峻阳陵西徼道内。
父熹,字彦雍,太原相弋阳太守。兄思,字泰冲,兄子髦,字英髦,兄女芳,字惠芳,兄女媛,字纨素,兄子聪,字骠卿,奉贵人祭祀,嫂翟氏。
中华民国十九年冬,偃师蔡庄民掘地得古冢,有石刻长尺有二,广半之。视其文,晋左贵人墓也。后八年有过而吊者,哀岸谷之变迁,恐坏土之灭没,抚刻于石,加封树焉。并集太冲句为铭曰:“有睟其容,国风所禀,兼该泛博,綷以葆泳,附丽皇极,茫茫终古,幽泉高镜。”
洛阳郭翰臣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