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单位政务公开


偃师文物日历:北魏翟兴祖造像碑

来源 : 文物局     发布日期:2024-05-21     点击次数:1116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甲辰年 四月十四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阳面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阳面(局部)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阳面(局部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阳面(局部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阳面(局部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阳面(局部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阳面(局部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阴面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阴面(局部

图片

北魏翟兴祖造像碑阴面(局部

碑刻简介:该造像碑发现于1984年偃师县南蔡庄宋湾村,现藏偃师博物馆。碑高112、宽39、厚11厘米。呈长方形,青石灰岩质。造像内容分佛龛、佛传故事和施主肖像。

碑前后左右均有画像,分别为高浮雕和阴线刻佛像及施主肖像。碑身正面分三层两种内容,第一层即上部,刻一高30、宽34厘米的屋形龛,龛中为高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主佛释迦牟尼,高24厘米,结跏趺坐,叠涩式羊肠衣纹垂于须弥座前,其鼻、手略残缺,头梳螺髻,二目俯视,眉作微弧,外着褒衣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脯微露,右手半举,五指伸展向下,掌心向外;左手置于膝上,五指伸展向下,掌心向外,双手施无畏愿心印。该龛帷幕左右两角对称各刻一个头梳高髻的飞天,袒上身,下穿紧身裙,赤足,手捧供果,衣带飘扬,凌空翱翔。帷幕之上的慢帐分层饰以长方形、三角形、葵花瓣连续图案,十分华丽。龛下刻一细颈鼓腹瓶,瓶内插一朵盛开的莲花。按碑下题榜“香花主支僧安”,此花当是供佛之香花。花瓶两侧分别蹲一线刻的护法狮子,二狮作回首状,胸毛分披似羽翼,尾巴翘起,长舌下垂,形象生动。碑身第二层,即中部,为造像记,魏碑体20 行,满行11字。其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内紧外松,多出隶意。此造像记虽属正书,行笔却不拘一格,风骨内敛,自然高雅。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方圆兼施,以求刚柔相济,生动飘逸之风格,堪称北魏书法之精品。第三层,即下部,为上下三排,每排8人的线刻人物,是该碑的捐资者。人物高11厘米,都整齐划一地刻在长 12,宽3.2厘米的长条界格内,以中间两行题榜为界,左右各4人,相向对站。这24人为男性,从衣冠上看,可分两种:少数人头戴平顶圆冠,冠下面有玉饰,冠下插发簪,身着短袖襦长裙,腰束带,在腹部打结,足登云头履,多数人物头戴锐顶小帽,插有发簪。部分人物颔下有几根短髭。所有人物均拱手腹前,持一枝长茎莲花或蓓蕾,形象肃穆,虔诚恭谨,每个人物肖像都有题榜姓名。这通碑中有官衔者,如扫逆将军、扫虏将军、殄寇将军、平昌令、汝南令,按《魏书》载皆从八品,典祠令则从九品。有官衔者9人,《魏书》均不见传。碑中人物绝大部分是平民百姓。可以说,该造像碑是一些下级官员和多数百姓联合捐资所刻。该碑除碑身上正面上部龛中,高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外,其余佛像及人物等全部为线刻。其中释迦及思维、禅定、化生5个,比丘撞钟、狮子各2个,有姓名的男施主肖像70名(除去宋老德、卢显庆2人名字重出外,实有68名),女施主肖像14名。全碑前后左右共刻人物120名(包括无题榜姓名的9名,侍者15名),这些人物布局有序,男女分明,线条流畅,构图简练,刀法娴熟,可以说该造像碑是一幅造诣高超的素描画卷。

录文:大魏正光四年岁次癸卯二月戊午朔十五日壬申,夫灵光遐晕则响震十方,俾众愚抱迷群,生丧目目,非大觉无以济其明耶。徒觅兴有,生到成佛道长远,非善不诣。是以如来排生死之苦,登涅槃之乐,致使诸天诵波,崇道旷济,童子拥沙,皆成佛果。此下法义卅人等建造石像一区,菩萨立侍,崇宝塔一基,朱彩杂色,睹者生善,归心政觉。仰为皇帝陛下,七世父母,边地众生,有形之类,咸同斯福。天官主维那扫逆将军翟兴祖,天宫主平昌令刘伏生,天宫主邑主汝南令石灵凤,天官主纥豆邻俟地拔。

碑身自左至右题记:邑子翟阿兴、一菩萨主王明洛、师子主邑正徐珍贵、大像主赵卖德为亡父母、邑主石灵风为亡父母、维娜翟兴祖、加叶主沮渠显遵、邑子兰伏奴、邑主成阳文欣、邑子员显明、邑子郭显树、邑子廉兴盛、邑子马清奴、邑子王安平、邑子朱灵珍、邑子阳成阿戊、邑子贾昙瑞、邑子赵武庆、邑子施虎龙、邑子郎阿各仁、香花主支僧安、邑子斛斯康德、邑子张天生、邑子阳成羊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