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甲辰年 五月廿六
西晋荀岳墓志
西晋荀岳墓志(局部)
西晋荀岳墓志(局部)
墓志简介:
荀岳墓志全称《晋故中书侍郎荀岳墓志》,亦称《荀岳暨妻刘简训墓志》,1918年出土,由偃师南蔡庄人在汉魏洛阳故城东5里附近打井时掘得,现藏于偃师博物馆。志石纵长57厘米,横宽101厘米,厚9厘米,圭首形制,青石质地,无志盖,无纹饰,四面阴刻文字,阳17行,阴18行,满行21字,隶书。虽系晋隶,颇含汉风。墓志题首为“晋故中书侍郎颍川颍阴荀君之墓”。志阳部分重点记叙了两份皇帝诏书,志阴部分记叙荀岳父、妻、子、女、孙等直系亲属的简历。全文对墓主人世系、子嗣、姻亲谱系记述较为详尽。
该碑对西晋墓志中社会礼俗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是《荀岳墓志》中的取名礼俗。晋代存在幼儿满三个月取名,不满三个月通常不取名的民间礼俗。古人在幼儿出生三个月或更晚的时日,由长者命名,称为小名或乳名,目的是为方便长辈对晚辈的称呼,20岁行冠礼时才有正式的表字。依据西晋人的取名礼俗与族属谱系,可以推证出荀岳家族墓志中子嗣生卒年月、仕宦履历及姻亲谱系。二是丧葬礼俗。墓志记载了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丧葬礼俗,是家谱在墓志中的再现。聚族祔葬习俗,体现出祔葬者与墓主人之间、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一种亲族同门情义的认同。墓志中的拜时妇、三日妇之婚俗,突破了“周公六礼”之约束,在西晋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有利于家嗣的传衍,合乎现实的选择。西晋中书侍郎荀岳不幸病故,晋惠帝特派使者行吊祭之礼,颁布诏书赐以葬钱墓田,荀岳祔葬于文帝崇阳陵。荀岳的临终关怀典礼,是君臣从属关系在丧葬文化礼俗上的体现。史书记载、考古勘查结论与墓志文本可以三重相互印证,荀岳墓志为勘查晋文帝的崇阳陵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晋陵“不坟不树”,长期以来其位置不可知。文中所述“是以别安厝于河南洛阳县之东,陪拊晋文帝陵道之右,其年十月戊午朔二十二日庚辰葬”,与晋武帝贵人左棻墓志所载“葬峻阳陵西徼道内”的内容,共同为确定晋代皇陵区具体地点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