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家人们来到直播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孔雀标本制作,孔雀是我们自家养殖的,制成的标本高端大气、上档次,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偃师区大口镇西寨村一农家小院里,退役军人李龙超正在镜头前制作孔雀标本,爱人陈蕊蕊当起主播,推介自家的孔雀工艺产品。2014年李龙超从部队退伍,二十来岁的年纪却压力重重,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他的大哥早年遭遇意外落下残疾,大嫂也是残疾人,为了更好照顾家人,李龙超决定返乡创业。
一次偶然机会,李龙超发现蓝孔雀养殖大有可为。经过9年多的打拼,李龙超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存栏蓝孔雀种鸟300多只,幼鸟1000多只,还成立了集繁育、养殖、工艺品加工、标本制作于一体化的河南翔天蓝孔雀养殖基地。
提及当初的艰辛,李龙超直言“累并快乐着”,孔雀小时候比较难养,对温度要求很高,温度不适宜容易得疾病,李文超经历过孔雀感染传染病陆续死亡、第一次孵化时100多枚孔雀蛋全部孵化失败,创业初期屡遭失败。
李龙超不愿就此放弃,更是用心饲养孔雀,对孔雀也越发爱惜,经过不懈努力,李龙超终于掌握了一整套的蓝孔雀科学饲养方法。2016年,李龙超在村外林下修建场地,扩大养殖规模,重新购买了100多只种孔雀,购置了两台孵化机,自行繁育小孔雀。2018年,基地蓝孔雀存栏达到3000多只。
为扩大知名度,两人在社交网站上开通账号,售卖孔雀幼苗和种孔雀,陈蕊蕊做直播,把孔雀饲养的日常管理、孔雀开屏发布在网上,关注的粉丝日益增多,他们夫妇被网友称为“孔雀夫妻”。
市场稳定后,李龙超开始构思新产品,提高蓝孔雀的附加价值。在进行市场考察中,他无意中发现了精美的孔雀羽扇销量相当不错,且价格较高,李龙超受到启发,决定在蓝孔雀自然脱落的羽毛上下功夫。
蓝孔雀本身就非常漂亮,象征着吉祥如意,在艺术收藏和装饰等领域有很广泛用途,所以孔雀标本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欢,通过网络销售的渠道,每年能卖出一百多只孔雀标本。
李龙超到外地向一位老师学习标本制作,回来后便潜心研作孔雀标本,为了能让标本活灵活现,李龙超每天花上几个小时蹲在孔雀园内观察孔雀,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发现它们的神韵所在。凭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李龙超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做出的标本美丽精致。
从知晓蓝孔雀养殖,到决定以此创业,再到后来开直播、拓展产品类目,回顾李龙超的创业历程,其中艰辛可见一斑,但他始终保持着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劲头,不等不靠,带着军人坚毅的性格拼搏努力,走出一条执着、坚毅的创业之路,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脱下军装的退役军人也拥有了舞动人生精彩的一方高地。
现在,李文超正朝着新的目标努力,把自家的孔雀园打造成河南省最大的蓝孔雀养殖基地,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为村民提供种苗和养殖技术,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