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气候逐渐适宜蔬菜生长,露地蔬菜进入旺盛生长期,设施蔬菜进入育苗和定植期。加强秋季蔬菜生产管理,为保障冬季及元旦、春节蔬菜市场供应意义重大。我市秋季是多阴雨季节,给蔬菜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各级蔬菜管理部门要深入生产基地指导搞好蔬菜生产,确保蔬菜丰产丰收和市场稳定供应,现下发秋季蔬菜生产指导意见。
一、做好栽培设施修复和防护
秋季是连续阴雨天气多发季节,对日光温室生产设施危害较大,要全面检查墙体及后坡的防雨覆盖材料完好情况,做好墙体防护工作;对损坏的墙体、水肥一体化设备检修维修。长时间阴雨天气发生时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淹苗或将设施泡塌。同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预防极端天气对生产设施造成损害。
二、设施蔬菜生产管理
(一)日光温室蔬菜。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正值定植期,要提前做好棚室消毒和扣盖棚膜,定植前15天施入足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精细耕整土地,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密度适中;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植水。同时,要加强定植后管理,促进植株及早缓苗,生长中后期及时去除侧枝、老叶和病叶,增强通风透光,控制棚室温度,提高养分积累,确保丰产丰收。
(二)塑料大棚蔬菜。要加强水肥管理,促使植株快速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扣盖棚膜,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延长蔬菜供应时间,增加蔬菜市场供应数量。
(三)做好育苗工作。9-10月是越冬茬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的集中育苗时间,要指导菜农做好设施蔬菜的育苗工作,加强苗期管理,培育优质的蔬菜种苗,为设施蔬菜生产创造良好基础。
三、露地蔬菜管理
大白菜、白萝卜、莲豆、甘蓝、芹菜、菜花等露地蔬菜在秋季进入快速生长期,生长速度加快,要加强大白菜、白萝卜、莲豆、甘蓝等秋季蔬菜的水肥供应,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充分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秋季也是多种蔬菜的适宜播种期,要指导菜农准确把握菠菜、青菜、莴笋、洋葱、大蒜等露地蔬菜和越冬蔬菜的播种时间,加强田间管理,生产品种丰富的优质蔬菜,越冬蔬菜能够安全度过冬季。
四、采收与采后处理
大葱、花椰菜、豆类蔬菜、叶类蔬菜等时令蔬菜成熟后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整理、分级、预冷及包装等措施,充分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蔬菜收获后要及时耕整土地,做好蔬菜播种工作,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种植效益。
(一)整理。蔬菜采收后,应根据不同种类的特点,及时将非食用部分和从田间采收时带来的残枝败叶、泥土及附着在外层黄叶上的病菌及孢子等清除掉,减少病害的传播源。在贮藏环境中,做到避免坏死部分遇高温高湿出现发霉腐烂和后期感染带来的损失。
(二)挑选与分级。挑选与分级是蔬菜采收后进入商品流通前必要的商品化处理环节。进一步剔除有病虫害、机械伤、发育欠佳的产品,以免造成新的机械损伤。可依据坚实度、清洁度、整齐度、重量、颜色、形状以及有无病虫害感染或机械伤等分级。分级后保证大小一致,规格统一,优劣分开。
(三)预冷。采收后的蔬菜,在贮运、加工前,应迅速除去田间热,及时将其温度快速冷却,防止因呼吸热而造成的贮藏环境温度的升高,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减少采后损失。
五、连阴雨天气管护措施
(一)做好排水工作。降雨期间或降雨过后要利用排水设施迅速排出田间积水,防止积水给蔬菜生产造成危害,设施蔬菜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受损棚室及时进行修复。(二)雨后田间管理。降雨过后及时浇灌“涝园水”,减少雨水对蔬菜的危害,土壤稍干后浅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剪除过密枝叶,适当遮阴防止植株蒸腾萎蔫,清理田间病株、病叶、烂果、烂叶,倒伏蔬菜及时扶正、理顺并培土壅根。(三)做好蔬菜补种改种。受灾严重的田块,及时清洁田园,搞好土壤消毒,合理安排生产茬口,补种、改种秋冬季生长周期短的时令蔬菜。
六、做好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综合利用,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重点防治白粉虱、蚜虫、小菜蛾、菜青虫和跳甲等害虫,加强病毒病、黄萎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重点做好灰霉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病害的防治。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蚜虫、粉虱等害虫将向温度较高的棚室内迁飞,要提前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通风部位安装防虫网等设施进行阻挡,减少害虫数量,控制病虫危害,棚室蔬菜发生病虫害后,重点使用烟剂药物、粘虫板、黑光灯等措施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