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外立面、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停车位和充电设施配备齐全。10月14日,记者在位于偃师磷肥厂片区的泰和小区看到,处处新变化让人眼前一亮,昔日的老旧小区如今面貌一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近年来,偃师区住建局在老旧小区改造上,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意愿,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既美化“面子”,又完善“里子”,全面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安全感更足。
偃师磷肥厂建于1965年、2011年破产改制,整个片区分为南、北两个厂区和中部居住办公区三个区域。其中,泰和小区位于中部,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8栋楼,216户居民,小区内楼体失修、设施简陋、管理混乱,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2023年,我区实施了新新路打通工程,为磷肥厂片区更新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有效盘活该片区国有资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区委、区政府决定采用市场化模式,对南北厂区、办公楼及职工宿舍进行改造利用,同时对泰和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在泰和小区改造过程中,区住建局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对小区的道路、供排水、强弱电、绿化照明、健身设施、充电设施等进行改造,让小区基础设施全面更新、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改造前,区住建局及槐新街道通过开展居民代表座谈、公布初设方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和需求,并根据群众意见不断优化方案,拆除了2栋危旧居民楼,由北部片区投资企业出资对居民进行货币化安置,既有效拓展了公共空间,又减少了政府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的投入;改造中,及时回应居民需求,采取“政府拿大头、群众共参与”的方式,对小区原有门窗玻璃进行更换;改造后,根据居民意愿,积极协调北部片区投资企业,将小区的环卫、安保、绿化等纳入其管理范围,居民仍按照原有标准缴纳费用,不足部分由企业经营的利润负担,在不增加居民负担的同时,有效完善了小区的物业服务,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称赞。
“我在小区里住了有50多年了,原来小区里煤球房啊,到处都是破破烂烂,小区里道路也不好,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大门也没有。现在改造了以后,道路很平坦,篮球场、健身器材都建设得很好,小区居民没事在这里面锻炼锻炼身体、遛遛弯,感到很幸福。”小区居民常朝选说。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下一步,区住建局将继续借鉴泰和小区改造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的体制机制,加大老旧小区环境提升力度,推动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助力居民幸福生活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