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后备力量是党在农村的“蓄水池”。今年以来,首阳山街道坚持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关键,按照洛阳市委、偃师区委安排部署,大力实施“归雁”工程,从“选、育、管、用”四个环节靶向发力,导向精准培养村级后备力量,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坚强人才支撑。
规范制度“选”。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到人责任体系,由村党组织书记直接负责,注重从本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经商返乡人员、返乡创业的本村大学生等人员中推荐选拔。按照“民主推荐、群众评议、集体研究、上报备案、公开结果”等程序层层开展,严把选任各个环节,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目前已储备后备干部62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8人,平均年龄33岁。
加大力度“育”。结对帮带增动力,坚持把提升后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由分包区领导、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分包到人,指导帮带对象墩苗历练,引导后备干部在实践中快速熟悉村情事务、掌握业务技能、打牢群众基础,助力村级后备干部成长成才。至目前,共建立帮带关系46对,共开展集中谈话3次,一对一谈心谈话46人次,组织开展村级后备力量政策理论培训班1次,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能力素质。
动态跟进“管”。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动态管理信息库,坚持“一人一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由村“两委”做好跟踪培养,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群众测评等方式,准确掌握和了解村级后备干部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等各方面表现,对政治立场不坚定、能力欠佳的后备干部及时进行调整,把表现优秀的人才及时调整补充进来,实现后备人选的合理有序流动。至目前,已调整村级后备干部12人。
精准识别“用”。坚持把一线作为培养锻炼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练兵场”,为后备干部设岗定责,充分结合每名后备干部的专长特点,鼓励推荐后备干部在重要岗位实践锻炼,定期列席村“两委”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熟悉村情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效提升后备干部真抓实干的能力,努力练好履职尽责的“基本功”。坚持在一线识别、锻炼、考察干部,目前我街道已有17名村级后备干部在村“两委”任职。
下一步,首阳山街道将持续把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作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关键,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推动村级后备力量人选在岗位上尽快锻炼成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