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乡镇活动


“干”字当头!1400余名党员干部一线助农秋收

来源 : 偃师融媒     发布日期:2025-10-16     点击次数:88

眼下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持续阴雨天气给“三秋”生产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场与天时争抢、为粮食而战的硬仗,偃师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总网格长 + 网格长 +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治理体系作用,1740个网格党组织迅速激活,1400余名党员干部沉到地块、联到农户,与农时赛跑、跟天气竞速,全力推进秋粮抢收、烘干入库等关键环节,为做好“三秋”生产提供有力支撑。640.jpg

党员干部一线显担当

“3天走遍 300 多户,每块地的情况都要记在账上。” 缑氏镇化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卫奇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 1200 亩玉米的收获进度。

秋收工作开始后,卫奇第一时间成立“秋收应急小组”,连夜从伊川、孟津协调来 3 台履带式收割机,又自掏腰包购置零配件设立 “农机应急箱”,确保故障机械 20 分钟内恢复作业。在他带动下,该村党员志愿服务队穿梭田间,扶玉米秆、运粮袋,粮食转运队专为老人、困难户上门服务。

这样的场景在偃师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高龙镇谢村雨后初晴的花生地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明阳带着近百名村民一字排开,徒手拔花生、摘果、装袋,一天抢收300 亩,用人力破解机械无法进场的难题;缑氏镇南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卫紧急协调3 台挖掘机、1 辆铲车,对村内2000 米泥泞路进行清淤平整,让收割机顺利开进农田;府店镇800 余名党员干部分片包户,10 余台农机连轴作业,29495 亩玉米已收割 85%,烘干设备日处理粮食近 200 吨……

“党员干部带头帮我们收粮食,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看着党员们沾满泥巴的裤腿,谢村村民李大爷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如今,全区1400 余名党员扎根秋收一线,200 余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抢收战场上最亮眼的 “风景”。

统筹联动破解秋收难题

秋粮抢收,农机是“主力军”,烘干是 “关键招”。偃师区加强部门统筹联动,农业农村局联合公安、交运等部门组建保障专班,提前组织3300 余台农机投入会战,并从外地紧急调配28 台履带式收割机驰援泥泞地块;设置16 个晾晒烘干点位并通过媒体公示,开动15台烘干设备,截至10月14日,已烘干粮食14500余吨。

与此同时,区农业农村局组织40 余名农技人员分片包干,在田埂上、烘干车间里,随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翟镇镇建立“班子包片、干部包村、村官包地块” 三级责任网,38名党员网格员实时调度农机、烘干、销售资源,并创新“即收即烘、即烘即售” 模式,3 台烘干设备集中服务 7600 亩霉变风险地块,联动保险公司加快定损理赔;缑氏镇跨村统筹农机、烘干设备,让资源跟着需求走,全力保障秋粮能收尽收、颗粒归仓。

金融“及时雨”护航丰收路

“额度从 20 万提到了 30 万,放款还快,秋收的底气更足了!” 日前,高龙镇种粮大户张师傅拿着农行贷款凭证,给农机加足了油。

秋收不等人,资金到位速度直接关系到收成好坏。今年秋收以来,农业银行洛阳偃师支行成立“党员三农服务先锋队”,采取 “白加黑”“5+2” 模式,走访300 余户农户,精准投放粮食行业贷款 5871 万元。

“从种粮到卖粮,金融服务跟着农事走。我们针对秋收推出的低息贷款、便捷结算等服务,已覆盖全区80% 的种粮大户和粮食经纪人。” 农业银行洛阳偃师支行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截至10 月14日,偃师区已收获玉米8.7 万亩,占种植总面积26.7万亩的32.38%。

从泥泞田垄上的“红马甲” 到烘干塔前的 “党员岗”,从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到金融网点的便捷服务,偃师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 作用,让党旗在秋收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