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中阳带领洛阳市2020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观摩组第二组来偃开展观摩督导。洛阳市领导陈淑欣、魏建平、吉振华、魏险峰、张生伟及洛阳市相关部门和部分县市有关负责人参加。
偃师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宣传片)
观摩组听取了偃师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对偃师市全面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做好产业、生态、文化建设“三篇文章”,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的评价。对偃师市围绕“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目标,突出“五个聚焦”,着力实现“五个高质量”的做法充分肯定。 一是聚焦副中心建设,着力实现项目建设高质量。 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牛鼻子”,抢抓机遇,科学谋划,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6个、总投资556.6亿元,截至5月底,续建及新建项目已开工93个、开工率达94%;争取上级各项专项债券资金7.2亿元,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进入省储备库131个,均居全省前十、洛阳之首;上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82个,总投资302.8亿元。 二是聚焦创新引领,着力实现产业发展高质量。 突出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富有偃师特色的“222”现代产业体系;总投资11亿元深圳新星轻合金材料、总投资10亿元龙海电子玻璃基板项目顺利投产;建龙微纳成为中部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投资40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落户偃师;39家职能部门1184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企业新设立登记不超过4小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当场办结、立等可取”。 三是聚焦都市圈建设,着力实现城乡发展高质量。 四是聚焦绿色发展,着力实现生态建设高质量。 以“七绿”工程为引领,完成万安山、北邙生态修复工程和首阳山森林公园荒山荒坡绿化3200亩,建成17公里的洛河生态公园和26公里的伊河生态林带,累计打造绿村150余个、绿企60余家,高标准完成连霍高速等五纵八横廊道绿化,基本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目标。 五是聚焦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着力实现文旅产业发展高质量。 观摩组先后到偃师市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夏都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偃师市马蹄泉沟域经济示范带项目、偃师市静脉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进行观摩督导。 ▲到万达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观摩 作为省重点项目的偃师市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总投资40亿元,总占地约380亩,是由大连万达集团与重庆泽京集团联合开发建设的全省首个县级万达城市综合体,必将树立起偃师全新的城市商业圈风向标。 夏都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周边配套工程,总投资10.9亿元,包括夏都大桥和夏都大道、古城快速通道提升改造等工程及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目前均已基本完工,在提升洛河两岸的衔接和通达深度的同时,有利于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生态农业观光等其他业态的融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目睹、感受“最早的中国”。 夏都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宣传片) 偃师市马蹄泉沟域经济示范带项目紧邻玄奘故里,总投资7.8亿元,规划面积约1000亩,以自然沟域为依托,以生态为先,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了从荒山荒沟到新兴民俗旅游景点的蝶变,成为本地群众的“聚宝盆”和城市居民回忆乡愁的“故园”,每年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260余人。 偃师市马蹄泉沟域经济示范带项目(宣传片) 偃师市静脉产业园一期项目由洛阳润电环保有限公司采用EPC方式建设,规划建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病死畜禽处理四大园区,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日处理1200吨,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处理生活垃圾43.8万吨,预计年发电量1.82亿千瓦时,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清洁蒸汽36万吉焦,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今,偃师上下正以“进取”“拼抢”“攻坚”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的大潮中奋力拼搏、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