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单位政务公开


优秀退役军人郭玉良先进事迹

来源 : 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0-08-13     点击次数:2821

“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这其中党支部书记作为带头人的作用不言而喻。郭玉良,男,汉族,1954年8月生,现任槐新街道槐庙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村支书以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提升老百姓福祉,俯下身子真正为老百姓办事,带领老百姓致富,谋划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用一件件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赖,诠释了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风范。

军装在身 锻铸钢铁意 凝聚班子合力

身材高大魁梧、嗓门洪亮、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是村民对郭玉良的印象。郭玉良于1972年12月入伍来到原陆军第一军第一师,光荣的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1975年入党、1978年4月退伍,退伍后全身心投入槐庙村建设,这一干就是40年。“部队像一座熔炉,把我从一个老百姓锻炼成了一个士兵,把‘硬骨头六连’精神赋予了我。”65岁的他忆起部队感慨颇深,当战士刻苦练习业务技术,当班长爱兵习武善于做思想工作,用他的话说:当兵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整理内务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事;军事训练让我学会了坚韧和永不言败;饭堂小广播和班会让我锻炼了口才;民主生活会让我懂得了原则与沟通;同志间的谈话确实是个好办法让同志间关系更加紧密;这些都让我受益终生!时至今日,把这些部队传统,继承发扬到在槐庙村的工作中——村支部张贴“红白榜”公开奖惩:红榜表扬好人好事,白榜批评指正问题坚持村组干部接受群众民主评议监督,做到公正,公开,透明。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在市区中心村,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坚强堡垒,就没有稳定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身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时刻不忘加强班子建设,以建立一支永不走形的工作队伍为落脚点,经常组织村两委成员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业务知识,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坚持“三会一课”、“党员主题活动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双十规范积分”管理,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网络途径,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利用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着力解决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

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要求,使得村里党务、村务、财务制度等重大事务得到了及时的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赢得群众的信任。注重党员发展工作,每年积极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现支部共有党员171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1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助推全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主动力。

谋事长远 发展集体经济 带领村民奔富路

退伍返乡后,因为“当过兵、见识广、有思路”,他在村里的党员会上关于村子发展的几次发言,都得到乡亲们的认可。1979年,25岁的他被推选为槐庙村党支部委员,负责村里的社会治安工作,也正是从那时起,他走上了自己的村官路,历任党支部委员、村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直到1991年,高票当选为槐庙村的党支部书记。

   那时的槐庙村,集体经济薄弱很多村民住着旧土房,生活温饱都是问题,可谓是一穷二白。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如何带领村民奔小康?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睿智者治法。农村的发展更是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未来。他的倡导下,槐庙村坚决实行“不吃先辈饭,不砸子孙碗”、不分征地款的决策,两委将仅有的土地的赔偿款生产资料,用于槐庙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办企业兴厂子,积累资本,确立了槐庙“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全村一起致富”的经济发展基调。随后大胆提出了发展商铺租赁、餐饮等服务业的思路。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在村里预留的生活用地上,30余栋集体所有的商务楼和商住楼先后拔地而起。经过科学规划,服装、小吃、家具、农贸4个大型专业市场红红火火开了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基本方针不变的情况下,槐庙村又结合自身优势,逐步完善村规民约,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建设小康村,发挥村、组、个人“动车组”效应,形成一致向前的合力;一年一个新举措,年年都上新台阶,迎来了槐庙村经济数十年井喷式的大发展、大腾飞,使槐庙村步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领头雁郭玉良的带领下,槐庙村民满腔热情奔向小康生活。从农业到工业,从商贸业到服务业,槐庙村吹响了经济腾飞的号角,形成了多头拉动全面开花的多元化立体式发展态势,1991年的不足百万元土地补偿款不断滚动积累到如今的数亿元,集体固定资产总值和公积公益金均超过亿元,年年收入超过5000余万元,创造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槐庙模式

             福祉惠民 保持朴素作风 坚持群众路线

    村富了,钱该怎么花?谁说了算?发扬民主,村务公开,防专断决策,槐庙村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制定一系列财务制度。怎么花?花多少?得大家说了算。村党支部书记能批准的单笔花费最多500元,事关经济发展等事务,首先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定初步方案,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再由村民代表征求群众意见,最后召开大会投票表决。

     米面粮油发放,村组年年分红,学生上学有补助,老年养老有保障,高达10万元个人教育奖励,百余万学校教研基金等等,养老、医疗、教育生活,小到一餐一饭,大到生产生活,村委将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村集体决策;吃水、修路、天然气全覆盖,消防设施逐步完善延伸、街道路灯及监控设施升级换代,垃圾清零环境美,基础设施更完善,生产生活有保障,全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民生连民心,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实施,使得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不能让村民钱袋子满了,心却空了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积极倡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2000年起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好学生、勤劳致富先进个人等各种评比表彰活动,在村中形成比学赶帮争当先进的热潮。2018年,槐庙村史家风馆建成,全国拥军模范臧莲凤、尊老爱老家庭马旺、夫妻风雨同舟楷模马平安、尊老敬老好人蔡素鸽等一大批模范事迹更加有影响。同时,升级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图书阅览室、亲子活动室;村里古亳神韵旗袍队、槐庙篮球队也应运而生。坚持十几年组织村内在校中学生开展暑期军事训练,为青少年成才铺路护航。

在生活中,他恪守“公生明、廉生威”的座右铭,身体力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倡树文明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几十年来严以律己,平时穿几十元钱的普通槐庙布鞋,工作生活骑一辆电动车。言传身教约束子女,儿子结婚贴出布告不收礼,并接受社会监督。他始终牢记军人底色,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这一职位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看得很重。在这一岗位上,他默默地奉献着智慧才干,赢得了全体村民的认可与爱戴。他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管啥时候,老少爷们说我中,那才是真中哩!”

如今的槐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离不开他身上焕发出的能吃苦、能战斗的军人意志;精诚团结、干事创业的军人作风。在他的带领下,槐庙村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模范先进村、河南省五个好党支部、洛阳市先进村、洛阳市平安先进村、偃师市先进党支部等省市级荣誉,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偃师市优秀人大代表、偃师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等十几项荣誉。

“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只是生活底线!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也只能算初步小康!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社会公正,分配公平,村风纯正,精神充实,年轻人勤劳,老年人健康,才是我们需要的向往生活。今天为我是槐庙人而自豪,明天要让槐庙为有我而骄傲。”郭玉良说。

40年的真心真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支持;40年的实干担当,实现了槐庙村的富裕兴旺;40年的任劳任怨,始终践行着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的初心,心中的徽、永远熠熠闪亮